第五百四十四章 27岁的副教授(第2/3页)

“不,我要开着灯,看着你……”

(此处省略一万多字)

第二天,度过一晚性福生活的陈院长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门诊大厅前。

行政楼其实是在医院的最北边一幢西式风格的老楼里,但陈棋还是习惯于每天从门诊大楼进入,再穿过住院部,再去办公室。

领导最怕的就是脱离实际,不了解民情,什么事情都是听旁边的秘书或者办公室工作人员汇报。

其实这批人的汇报往往都是有立场的,会不知不觉中影响领导的决策,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事实上领导是被架空状态。

陈棋可没把自己真当什么院长大人了,医院的行政权他还给了老郭同志,他自己就当个没人管的医生,无拘无束。

“陈院长早!”

“早啊。”

“陈院长上班了呀!”

“刘上任上门诊呀,辛苦啦。”

陈棋一路听着别人的问候,一路慢慢往里走去,眼睛跟保安似的到处巡查。

这时候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甚至门口都围满了求医的病人。

到处都是病痛的呻吟声,还夹杂着哭声,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脸上都充满了愁苦,气氛还是挺压抑的。

八十年代能来市人民医院看病的,很多都是下面各县乡赶来的老百姓,能到三级医院的,往往代表着病情危重,县医院是收治不了了。

这给越中市人民医院带来大量病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因为很多病人民医院治不了,技术限制在那里。

陈棋轻叹了一口气,脚步慢慢从这群人当中穿过,突然他看到了一个被家长抱着的小女孩特别注目。

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能吸引陈棋的注意呢?

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瘦了,哪怕是冬天身上裹着一层层棉衣棉裤,但露在外面的头,基本上就眼骷颅似的。

陈棋在非洲呆了两年,看多了那种骨瘦如柴的难民,眼前这个小女孩跟非洲难民有得一拼。

医生看病,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现代医学讲究的是“视触叩听”,无论是这个“望”,还是“视”,无非就是查看病人的外表。

一个瘦得跟麻干一样,基本上就剩下一副骨架的人,哪怕你不是医生也能看出不对来。

如果排除是因为饥饿引起,那么无非就代表了小女孩得了什么重病,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一般是指各种恶性肿瘤、肺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创伤、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化脓性感染、慢性失血等等。

这些疾病大多数都无药可治,死路一条。

陈棋的职业敏感性还是很强的,于是走了过去,蹲下身子问道:

“你好,我是这家医院的医生,你们的小孩这是……”

陈棋不得不蹲下身体,因为小女孩是被父母抱着的,大概是累了,两夫妻也不顾寒冷直接席地而坐。

这对夫妻年龄应该都不大,不会超过30岁。

从穿着上来看,看得出这家人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太好,因为棉衣上都有补丁,一双棉鞋可能穿太久了,上面都快包浆了。

听到陈棋的询问,看着这人穿着一身呢大衣,一看就是大人物的样子,这对夫妻相当拘谨。

也没有怀疑陈棋是不是人犯子,(事实上他们也没什么可骗的了),于是赶紧爬了起来,客气地回到:

“大夫你好你好,我们是营山过来的,听说你们医院的消化内科很出名,就想带着我女儿来瞧病。”

小女孩虚弱地看着陈棋,因为瘦到了极点所以看起来眼睛特别大,但这个大是无神的、疲惫的,让人看了特别心疼。

陈棋自己也有一个小女儿,当爹的人最受不了这种情景。

“你女儿几岁了?这是得了什么病?”

“我女儿今年6岁,从小就得了一种怪病,就是吃什么吐什么,我们总想着长大一点了会好一些,可是这一年来,我女儿的呕吐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有时候多喝点水都要吐。

我们去当地的乡卫生院看过,让我们去县医院,县医院的医生也检查不出什么情况,每次就是让我们挂水补充什么营养。后来还是县医院有位大夫说,说你们越中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好,让我们来瞧瞧。”

陈棋抓住了敏感词:吃什么吐什么。

这个原因就太多了

首先要考虑胃肠相关疾病,如患有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或肠梗阻之类,甚至不排除胃癌的可能。

像之前陈棋刚治愈的吴阿狗,他得的是食管胃反流病,其实初期也存在着吃什么吐什么的情况。

其次就是胰腺、胆道疾病,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同时伴有上腹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