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8页)

彭明明哀嚎:“我起名废,别问我。”

“很小的时候我就发过誓,未来除了给自己孩子起名,不会给其他任何东西起名,”唐秋风一脸沉稳,“请各位不要打破我作为一个父亲的‘第一次’,谢谢。”

施吕无语凝噎,对上郝悦威胁的眼神,颤颤巍巍的:“不、不然叫……《名人访谈Ⅱ》?”

郝悦将充满希望的目光投向赵佳然。

赵佳然指指自己,眼睛里露出清澈的愚蠢和茫然。

“问我吗?”

郝悦:“……”

郝悦深吸一口气,都是跟着自己从革.命一路走来的老同志,不能生气,不能让老同志寒心——个屁啊!妈的,这么多年了,一个个还是这死样!

“我有个想法。”

气氛一触即发,寂静的空气中,响起一阵细微的翻页声。

众人闻声看去,叶嘉弯着腰,修长白皙的手肘撑在膝盖,会议室狭小温馨,百叶窗外洒进轮转的光影,晃过他线条优美的下颌与侧颈。

他盯着策划书首页,莞尔:“一档采访社会各界人士及普通民众生活的访谈类节目……涵盖面这么广,不然就叫——”

众人屏息。

叶嘉说:“《人物》。”

-

《名人访谈》正式更名《人物》。

说更名也不尽然,两档节目班底彻底更换,节目形式也有所不同,不再拘泥于商界名流,采访面更加广阔,区区一个名字的更改,已然让人嗅到这其中的野心与展望。

海市台从上到下大力支持节目做出的变动。

部分不满言论也在华腾财大气粗的投资之下烟消云散。

电视台获利,他们才能跟着吃肉喝汤,在看过华腾投资的金额数幕后,再反对,不亚于割肉放血。

《名人访谈》……哦不,《人物》节目组欣欣向荣,宿弊一清,全组人齐心协力,为月底《人物》第一期节目做准备。

就在这档口,外界舆论忽然哗变。

起因是海市台新一周对外公告上写明了《名人访谈》无限期撤档,三台接档栏目为《新闻百分百》。

卫视台《人在旅途》纪录片也将于本月底完结,接档节目为《人物》。

百度百科已经有了《人物》相关介绍。

外界尚未察觉到什么,原《名人访谈》节目组主持人赵露露忽然在当晚发了一条微博,话里话外意味深长。

-赵露露V:【物是人非,心情复杂。千言万语,只能汇聚为一句……愿你我各自安好。】

赵露露离开海市台的原因没有向外公布,老一辈台里领导人认为这是丑事,必须压制。

因此赵露露走归走,微博粉丝仍然有二十来万,并且因为她的离开,加上《名人访谈》后续效益不好,网上有一段时间竟还传遍“《名人访谈》无露露不成功”的言论。

虽然这呼声只在海市本地范围掀起风浪,但还是让台里老领导气的脑溢血。

赵露露一发微博,瞬间有人联想到《名人访谈》的无限期撤档。

加上有心人有意无意的引导,当晚八点,有人扒出了《名人访谈》与《人物》的相同之处,小报记者见风使舵,立刻起了骇人听闻的标题——

“赵郎魂断奈何,彻夜难眠,但求一见故人”

无数吃瓜群众纷纷涌来,国人骨子里的天性就是看热闹,尤其是这种和“生死、魂断、爱情”相关的热闹,吃着吃着,有人感觉不对劲了。

-【到底谁死了?】

-【《名人访谈》】

-【我问你们谁死了,别老扯什么访谈访谈的】

-【《名人访谈》死了啊!】

小报记者见状,立刻为新一期小报更名——

“亲子胎死腹中,赵郎心碎欲裂,年度复仇大戏,敬请期待!”

-

“这都是什么!都是什么!”

一张报纸被重重拍到红实木办公桌上。

夜晚九点,电视台,李明知抽着嘴角站在台长办公室,头疼的解释了一句,“我联系了他们报社,说是这记者刚从香港那边跳槽过来,可能暂时还没学会咱们内地报社的含蓄……”

“谁问你这个了!”台长大怒,“赵露露流.产关我们什么事!赶紧去公关,冤有头债有主,谁让她流.产她去找谁!《人物》坚决不能和这些负面新闻扯上关系!”

“一个亿的冠名赞助!泡汤了你就给我滚蛋……连带着赵露露一起滚蛋!”

李明知:“……”

李明知年过五十,无痛当了回后爹,再好的修养也撑不住了,怨气滔天的回了办公室。

节目制作部这个点还有不少人。

都是因为赵露露而临时跑来台里加班的打工人,尽管有加班费作为精神支柱,他们还是对一切的始作俑者恨的不行。

好你个赵露露,妈的没事刷什么存在感。

《人物》节目组也一阵人仰马翻,如今节目还没播,在外面的名声就坏了,这让组员们人心惶惶,都在猜第一期节目是否能正常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