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5页)

办公室内氛围剑拔弩张。

两个坐在台内权力高峰之上的男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温和表面下的锋芒。

李明知不信《珍宝》这样的节目会突然调档。

高层有人耗费心思做这个局,其心险恶。

“告诉我,叶嘉背后的人到底是谁。”陈光明道。

李明知哑然:“……就为这个?”

“就为这个?”陈光明荒谬般的轻轻笑了,他彻底放松下来,倚着座椅,慢慢说:“老台长今年年底就要退休了。”

李明知下颌紧绷,“嗯。”

“台里一共有两位副台,陈台长才四十五岁,还有时间等下一次机会。但是章台等不了了。”陈光明眼底有很深的疑虑,“你和陈台长到底为什么,这么大力的扶持叶嘉?”

李明知一顿,缓缓抬头看他,忽然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难道没调查叶嘉?”

“调查了,”陈光明坦然,“我不至于在一个人身上跌倒两次。你和陈台以他为赌注,向台长立军令状,说两台合作一定会成功,《田园时光》收视率也一定能破二……我不明白你们哪里来的自信,是因为《人生如歌》大爆?”

他笑,“台里年年都有这种大火剧,偏偏这一次你们开始押宝,这让章台有些好奇。”

到底是好奇,还是警惕,两人心知肚明。

海市台两位副台长,一个陈副台,一个章副台。

一个年轻,锐利果决,主张台内制度变革革新;一个几近退休年龄,掌握权力时间已久,动一动便是伤筋动骨。

任何机构都有派系之争。

这很正常,胜负也乃兵家常事,斗法这么些年来,两派各有输赢,只不过叶嘉正好赶上了权力转移之际的“决战”,成了旁人眼中最好催动的小棋子。

“如果你调查他了,应该就能知道他跟华腾的关系。”李明知加重语气。

陈光明微微一笑,“是啊,说来也是凑巧,上个月我随章台长特意去了一趟沈家老宅,做东请几位华腾老股东吃饭。”

李明知眉心蹙起。

陈光明,“几位老族叔告诉我们,不用把叶嘉和华腾扯上关系,他的股份很快就会消失。”

有了沈家股东的肯定,他和章台才彻底放下心。

陈台长虽然锐意进取,但也是个谨慎的性格,如今居然在叶嘉的身份上出了大疏漏,错把鱼目当珍珠,天降机会,他们怎么能不抓住。

《珍宝》改档、《田园时光》收视率惨淡、军令状失败、陈台长下台——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会在未来一个月内接连发生,而这些仅仅只是开始。

“关于叶嘉的身份……”李明知终于开了口,唤回他的注意力。

事到临头,陈光明对叶嘉的身份已经没了任何兴趣,他只需要知道‘叶嘉很快就会失去在华腾的特权’这一事实,就够了。

不过李明知居然愿意说,陈光明也噙着笑,用胜利者的态度侧耳倾听——李明知却闭了口,他忽然朝外叫道:“文英,几点了?”

“主任,十一点四十四分了。”文英出现在门外。

李明知嗯了声,“陈主任来这里的时间卡的这么准,应该不止是想跟我说两句话吧。”

“当然,来都来了,两台合作制办的第一档节目,不如我们一起看看?”陈光明笑着说。

海市台成立于八十年代。

至今保留老一辈的传统,领导办公室内都摆放着有线电视机,时代在进步,无线电视占据市场大半江山,可传统就是传统,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演变成一种情怀。

文英将电视台调到海市台。

几乎同一时刻,海市台内餐厅、休息室、走廊、一楼广告屏幕、淡蓝楼体外观上嵌着的LED显示屏,全部实时播放起海市台频道的节目。

……

餐厅食堂内,埋头扒饭的彭明明抬头,惊奇的咦了声,“怎么回事,前几天不是说电视坏了吗?今天就修好了?”

正对面,郝悦和施吕对视一眼,放下了筷子。

“可能是因为两市制办的节目要播了,台里比较重视,”赵佳然歪着头,盯着悬挂于墙壁上大电视:“正好,不用回休息室看了。”

彭明明夹了一筷子竹笋,“叶嘉参与执导的那个《田园时光》?”

“对,前几天我还给他打过电话,”唐秋风笑,“一切都挺顺利的,再过两天他应该就能回来了。”

话落,隔壁桌忽然响起一声轻嗤。

郝悦敏锐地侧眸看去——周听雨。她在脑海中瞬间调出这人的大致背景,和叶嘉一块去京城拍摄节目的同事,据说坐大巴时和叶嘉坐的一处。

周听雨对上她锐利的视线,吓了一跳,哽了哽,收回视线,低声跟同桌的人说:“什么啊……这档节目不就是笑话么。”

同桌人:“你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