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4页)

今天中午轮班。

这趟出去拍摄外景的是叶嘉和仲子航。

两人扛着摄像机,坐在皮卡车上,跟着村干部直奔泥石流冲垮路段现场。

到现场的时候发现四周已经被围了起来。

通体明黄施工机械车已经全部到达现场,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车辆,声音轰隆不停,顶着细如牛毛的小雨,尽快恢复这条被泥石流冲垮的道路。

不幸中的万幸,道路上并没有太多巨石,多数是泥沙堆积。

村长他们已经很有经验,不过看着对面的绰绰人影,还是点着烟,纳闷道:“咋来这么多辆车?”

以前土路一垮,都是村子里自己掏腰包,找施工队来修,来一辆挖掘机,一辆推土机,差不多一天就能修好。

如今这一下来了五六辆大车……

村长咋舌,见两个记者正跃跃欲试将镜头对准自己,立刻干咳一声,灭了烟,正经解释道:“这条土路被冲毁的面积不大,差不多二十五米长,十八米深,现在开始施工,快一点今天晚上就能修好,慢一点明早就能修好。”

“我们这种山区,都会定期开展道路覆盖泥石流、道路垮塌应急处理演练,其实只要雨停了,大家也就不慌了。”他对着镜头道。

叶嘉弯着腰,谨慎地后退,站在平地上后,鞋子和裤腿已经被泥点子浸湿,他镇定地拍摄周围的实景。

发黑的泥沙堆积在冲垮的路面上。

巨石零散,棱角尖锐而肮脏,砸出一个个大坑。

无法想象,如果亲眼看见泥石流爆发的一幕,该是怎样可怖而震撼的景象。

在外面待了近一个小时,大家原路返回。

一回村子,就得知停电了的消息。

没法再用村里的音响传达讯息,村长便掏出大喇叭,在村中心喊了几嗓子,说了外头正在救援的事。

停水停电带来的恐慌,短时间内便被驱散了。

叶嘉出行都带着手机,以希望能找到有信号的地方。今天一天奔波在外,回了屋子,他才发现手机只剩下百分之三十的电。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百分之三十的电和百分之百的电没什么区别。

晚上七点多,几人吃完晚饭,没有检查今天拍摄的素材,非常时期,要尽量保存设备的电量,以维持后续的拍摄。

停电的影响下,整个村子睡得都很早。

四下闕静。

只能听见潇潇风雨声。

但今晚在食堂吃晚饭时,叶嘉有听见食堂阿姨忧心忡忡地声音。

食物还够,水资源不够了。

山村人家家户户都备着食物,过年腌的肉、去年收的米,水却是没法储存的,山村自古以来就有用水难的问题。

再停水下去。

就麻烦了。

……

叶嘉怀着满腔担忧入睡,这一晚,他睡得昏昏沉沉,耳边某一时刻,听见阵阵轰鸣声,低沉、悦耳,排成长龙,似若从天边如梦,又似乎在极近的地方环绕。

“救援队来了!”

“救援队来了!”

惊喜的声音口口相传,一声连着一声,漆黑如墨的夜色忽然被探照灯照亮,厚厚的乌云层也被印的边缘泛了白。

伴随着一道大喇叭喊出来的“救援队来了”,宿舍门也被重重拍响。

叶嘉倏地醒来,心跳的极快,满头大汗。

他半眯着眼睛,“什么……?”

彭明明鞋都没穿,下床去开门,门外站着杨思楠和郝悦,两人头发凌乱、呼吸急促,显然也是刚起床。

“救援队来了!据说一共来了几十辆车,清水村受灾不严重,只来了十几辆,剩下的跟着消防队去了山脚那边的村落。快起来,救援队马上来学校广场,用学校广场的地方发放物资!”

“好、好!”

被她们激动的心情感染,彭明明也由衷地产生了劫后余生的喜悦。

救援队的到来寓意着清水村从“孤岛”解困。

要知道泥石流说远不远,离这里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

范围再大一点,清水村也逃不掉。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彭明明兴奋的狂跳,蹦回来找叶嘉:“快起来叶嘉!救援队来了!走走走,快扛设备,这一幕一定要牢牢记在我的摄像头里!!!”

叶嘉匆忙套好衣服,冲锋衣拉链一拉到顶,遮住下颌,防雨防风的材质,宽松而舒服,下摆略微收紧,长到裤腰。

他头发乌乱乱,眼睛还有些不清醒,利索的蹬好鞋,扛起摄像头就跟着往外跑。

操场离宿舍还有一小段距离。

杂草之间泥土下陷松软。

越野车的探照灯明亮晃眼,排成长队,黑压压一片,压迫感十足,穿过细密小雨,自漆黑夜幕下徐徐驶来,如若腾空出现的几道影子,碾过泥土路、碾过石头与水坑。

稳稳当当的依次排开,停在操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