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拿手机。”叶嘉够到手机,重新坐回他身边,点开消息页面。

消息挺多的。

何子烨给他寄了一箱子甘蔗过来,找他要地址。叶嘉把和平小区的地址给他,得到一串贱兮兮的回复。

周晋家里已经下雪了,给他们发了不少雪景图。

跟室友们聊了一会儿,叶嘉发现[趣谈人生A组群]居然也零零散散发了不少消息,其中有几条还@了他。

本周二的《趣谈人生》节目播出后,在网上小火了一把,收视率也提高了一大截,这其中有华腾的名牌效应,也有郝悦等人努力的成果。

海市二台是都市频道,如今临近圣诞,近一个月的节目单重新做了调整。

《趣谈人生》节目将停播至新年后,这段时间播出的节目叫做《百姓百闻》,郝悦等人被编入《百姓百闻》节目组,跟热点、跑新闻。

不同于佛系的《趣谈人生》节目组,《百姓百闻》共有七.八个小组,每组4-5人,跑完新闻剪辑成片,交给节目组,几乎每组的新闻都会出现在栏目上,这便能很明显的分出质量优劣。

竞争压力一下子增大。

郝悦组人没变,倒是想起来叶嘉了。

有了在《趣谈人生》工作的经验和履历,叶嘉下半年进电视台是十拿九稳的事,他本身的意愿又是跑新闻,按这个长相和能力,早晚会被调到一台,或者财经频道去。

郝悦愿意给他卖个人情,加之她对叶嘉的感官也不错,便在群里@他,问他有没有时间,要不要一块去。

叶嘉很感兴趣,立刻便回道:[我可以吗?会不会违规?]

郝悦:[当然不会。]

郝悦:[我们组就缺个能上镜的小帅哥。]

郝悦:[只要你下半年实习的时候别突然跑去别的电视台就行(苦笑.jpg)]

叶嘉当然不会跑去别的电视台。

他琢磨片刻,沈知韫明天就要回公司上班,学校这一个月也没什么事,他独自待在家里也很无聊,不如跑跑新闻,提前练练手。

回复完郝悦,叶嘉便把自己的打算跟沈知韫说了。

沈知韫视线从笔记本屏幕上移开,看向他,声音如往常般温和,“跑新闻会离开海市吗?”

“不会,”海市二台专注于本地新闻,“应该就是在海市几个区转一转。”

“那你注意安全。”沈知韫揉揉他的头发,笑道:“别跑太远了,叶记者。”

叶嘉耳根有些红,正色的回:“好的,沈总。”

-

第二天沈知韫去上班后,叶嘉便换上一身便于出行的冲锋衣,赶去了跟郝悦提前约好的地方。

约好的地方是一家私人菜馆。

坐落于闹市之中,还没到饭点,人不多,不过大堂也零零散散的做了四五桌。

施吕、彭明明、唐秋风等人已经在等他,见他来了,个个热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后背,以茶代酒,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上次的节目反响有多好。

郝悦也笑着跟他握了手,她换下了长裙,穿着同样利落,简短的会面过后,大家那点小陌生全部消失不见,一同奔赴这次的采访地点。

跑新闻不同于拍摄小型纪录片一般的活动。

临近元旦,这座城市里发生着许多事情,车祸、医院的生离死别、大型晚会的开幕式、各种会议的低调召开等等。

要从许许多多的新闻中取材、撰写文案、剪辑,最后上交栏目组,这项工程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无疑是巨大的。

叶嘉近两周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沈知韫没有说些什么,只是总会比他提前回家,给他做晚饭、临睡前抱着他,听他说一些工作上的事。

两周的时间过后,叶嘉逐渐熟悉了这样的流程,越发行云流水。

圣诞当天,整座城市被覆盖在节日的浓厚气息下,树梢、屋檐挂着小铃铛,人行横道上飘来悠扬的《铃儿响叮当》乐曲。

巨大的圣诞树耸立在西式建筑前,顶端点缀着彩带、铃铛、红帽子和彩色灯带,人群吹着冷风,穿着厚实的棉袄、羽绒服,在昏黄柔和的街灯下,尽情的拍照、笑闹。

路边快餐店精品店的员工们戴着红帽子、穿着红底白绒边的围裙,为每一位顾客送上一句“Merry Christmas”。

这又是一个没有雪的圣诞节。

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傍晚的天空黑压压的垂下来,在海市这座不夜城的灯光渲染下,连云层似乎都变成了暖色调。

今晚中央公园有小型聚会,聚会内容包括联谊和相亲,年龄限制在30岁以下,是一场年轻人的狂欢。

很符合郝悦组的采访选题。

叶嘉穿着厚厚的棉袄,围着围巾,戴着手套,在冷风中,扛着摄像头,游走在热闹的人群中。

他被拦下过不少次,年轻男女们看上他的皮囊,笑着问他要手机号、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