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妈妈我捡垃圾养你啊24(第3/5页)

没有天赋的笨小孩,在将自己的作品反复打磨,在将自己那零星一点的才华千锤百炼之后,同样可以得到出版社的认可。

只要一直在路上,或快或慢,或早或晚,不都能抵达目的地吗。

***

九月,《许愿镜》实体书终于制作完成。

江泛月现在住的地方距离常晋出版社不算远,中午的时候,肖建国骑着自行车,送来了十本样书。

整本小说篇幅不长,书并不厚,但制作精美,足见用心。

江泛月爱不释手。

姚容给肖建国倒了杯水:“肖编辑,您怎么亲自来送样书了。”

平时有什么需要跑腿的事情,肖建国基本都是交给吕君浩这个年轻人干的。

所以现在看到肖建国,姚容才觉得稀罕。

肖建国喝了口水,放下杯子,道:“我这回过来,一是为了聊聊《许愿镜》发售的事情,二是为了找你们商量《爱跳舞的小象》出版的事情。”

《许愿镜》是《童话月刊》出版的第一部 作品。

在肖建国的极力争取下,《许愿镜》获得了很大的宣传资源倾斜。

出版社其他编辑都说,肖建国这是十分看好《许愿镜》。

这话不假。

肖建国确实看好《许愿镜》。

但他最为看好的,还是《爱跳舞的小象》。

《许愿镜》宣传得轰轰烈烈,实际上都是为了后面的《爱跳舞的小象》造势。

“算起来,《爱跳舞的小象》连载有大半年了。这大半年里,《童话月刊》的月销量从六万一千份,上涨到了现在的十二万份。”

“这个数据,在本省基本已经到顶了。”

“如果还想提高《童话月刊》的销量,就必须把《童话月刊》的销售范围从本省,推广到其他省份。”

“所以我想借着《许愿镜》和《爱跳舞的小象》的出版来打开市场,顺势把《童话月刊》卖向全国各地。”

江泛月被肖建国话中所描绘的前景,惊得微微睁大眼眸。

姚容淡定笑笑,问了个最关键的问题:“肖编辑需要我们怎么配合你?”

肖建国说:“考虑到月月还在上学,需要月月配合的地方不多,但可能会邀请月月做一些采访,还有对《爱跳舞的小象》重新做一番细修。”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希望《爱跳舞的小象》能够连载得越久越好。”

“最好能把它打造成一个系列,与《童话月刊》彻底绑定。”

姚容没有马上接话,以询问的目光看着江泛月。

江泛月斟酌片刻,道:“这些要求我都能办到。依依的故事,我本来就打算一直写下去的。”

话落,江泛月回望姚容。

肖建国也看着姚容,虽然知道这个提议百利而无一害,但在等待结果之前,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

姚容爽快点头,与肖建国握手。

“一切就拜托肖编辑了。”

“只要不影响月月的正常生活,有什么需要配合的,我们都会尽量配合。”

肖建国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下子,他总算能够大展拳脚了。

九月十五,《许愿镜》正式发售。

别的省情况如何江泛月不清楚,但本省的书店有一家算一家,只要她走进去,都能够在比较显眼的位置看到《许愿镜》。

原本,班里只有纪乐瑶知道江泛月的作者身份,但这会儿,《许愿镜》一爆火,不少同学都注意到了《许愿镜》作者的名字。

从江泛月决定用真名当笔名起,她就没想过隐瞒这件事情。

只要有人问,江泛月都会大大方方承认。

“是我写的。”

她表现得如此坦荡自然,班上其他人在震惊赞叹过后,也都逐渐平静下来。

不过这个消息很快如龙卷风般,短短一个早上就传遍了各个年级各个班级。

市一中里,有不少学生都看过《童话月刊》,其中一些人特别喜欢江泛月的作品。

只是没想到他们喜欢的作者居然和他们在一个学校里,年纪还这么小。

“我还给她写过信,在信里称呼她为江泛月姐姐,结果好家伙,她比我还小一岁。”

“今年《童话月刊》举办了最受欢迎作品投票,我当时还给《爱跳舞的小象》投票了。”

“等等,你们要不要来做一道数学题,她现在读初二,应该才十三四岁,那也就是说,她刚开始写《许愿镜》的时候,是十二岁!?”

“我的天,最关键是她还写得特别好看!”

“这是什么天才少女人设啊。”

是的。

——“天才少女作家”。

出版社在宣传《许愿镜》时,打出来的旗号就是这个。

原女主从十四岁开始正式出书,就被誉为天才少女作家,江泛月的年纪比她还小了一岁,自然更当得起这样的赞誉。

这番宣传轰轰烈烈,就连远在帝都的孙涛涛,都在书店显眼位置看见了《许愿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