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7w2营养液加更(第2/4页)

小太子前世见过太多好东西,并不稀罕此物,把勺子递给他,改问韩子仁西北人有没有提过此油怎么用。

韩子仁仔细想想:“饭菜蒸熟后倒一点进去。”

“没说可以炸捻具?”

韩子仁:“没提。也没说可以炸饼。不如叫庖厨蒸几个菜您试试?”

“也行。”小太子问两位表兄,“你俩想吃什么?”

昭平君的手伸出去缩回来,缩回来又想伸出去,始终过不了心里那关——他长这么大没用手戳过油,更没有嗦过手指头。

小太子想jsg笑:“别为难自己了。说不定闻着香吃着却不如猪油美味。”

小哑巴又忍不住手舞足蹈,仿佛说不可能。

小太子见油底下还有很多沉淀物:“这些还能出油?”

韩子仁:“应该还能出很多油。但这些东西不会消失。”

“也可以吃?”小太子想起猪油渣。

冬日里菜少,太子宫厨子希望小太子多吃几口,曾给他做过几次猪油渣炖菜干和猪油渣炊饼。

韩子仁也想到猪油渣:“前日这些东西一股子糊味牲畜都喜欢吃,也没见它们吃闹肚子,人应当也可以吃。”

公孙敬声和昭平君相视一眼,昭平君把勺子给小哑巴,公孙敬声问:“不如叫他们继续做油。等实在不出油了我们试试?”

小太子:“美味可口的话也留着卖?”

公孙敬声点头:“喂牲畜多可惜。你有青稞还不够?”

博望苑土地不多,小太子今年就把青稞种子送给上林苑。上林苑送青稞秸秆和青稞那日正巧公孙敬声也在。博望苑的匈奴人会用青稞做吃的,公孙敬声还吃了一顿青稞炊饼。不过他更喜欢白面炊饼。

小太子:“既然你这样说,回头你替我们先尝尝?”

“尝尝就尝尝。牲畜都吃不死,还能吃死我。”

小太子令小哑巴把漂浮在表面的油撇出来。

早在前天博望苑小吏就进城买许多玲珑小巧的酒坛,每坛都可以装一斤酒。小吏之所以没买五斤十斤装的,盖因他始终认为一亩地顶多得三四斤油——胡麻太小,看起来就不出油。胡麻被小太子分出去一半,留着做油的那些顶多五亩地胡麻。一二十斤油给太后、陛下、皇后、大将军等人分,再给小太子留一些,一人也就一两斤的样子。

然而小哑巴灌满一个酒坛锅里还是油汪汪的。博望苑小吏轻呼:“还有油?”

小太子朝他看去,小吏的双下巴很明显。他怎么胖成这样?如果没记错,两年前他好像跟出征回来的舅舅有一比。

小太子叫小吏吩咐庖厨蒸几样他爱吃的菜,他和公孙敬声等人在此地看哑巴们做油。

约莫半个时辰,小哑巴又舀出一坛油。小吏勾头看看:“还有?”

小太子:“这里有多少斤胡麻?”

博望苑小吏:“小人怕又做糊了,没敢叫他们放太多,又怕不出油——”

“直接说多少!”昭平君听不下去。

小吏:“三十斤!”

小太子问韩子仁:“西北人有没有说过一斤胡麻最多可以出几两油?”

韩子仁摇头:“西北比长安地广人稀,很多地方方圆五十里杳无人烟。他们做出来不是留着送亲戚邻居就是自己用,没人称过。他们好像也不认识秤。”

“殿下,菜好了。”厨子拎着食盒过来。

小太子令哑巴们继续,“打开孤看看。”

厨子得知小太子想食胡麻油就没做羊肉鸡肉,一份荷花鲤鱼汤,一碗蛋羹,一碗细长条白面汤饼,一条清蒸鲈鱼,还有一份水煮青菜,两个白面炊饼。

勺、箸等餐具一应俱全。

小太子从油锅里舀一勺油,几个菜分别点一些油,最后掰一块白面炊饼擦勺上的油,分别叫公孙敬声、昭平君和韩子仁尝尝。

公孙敬声和昭平君觉着挺香。韩子仁摇头:“竟然真不如猪油美味。”

昭平君指望胡麻油赚大钱,大声反驳:“谁说的?我就觉着比猪油香!”

韩子仁:“陈公子吃过炊饼蘸猪油?”

昭平君语塞。

小太子事不关己地又舀一勺油,往鱼汤和鲈鱼上淋一些,又令厨子掰一点炊饼蘸油尝尝。

厨子点头:“胡麻油香归香,但太腻口。”想起胡麻油出自胡麻,很是不可思议,“地里头种的庄稼竟然比猪油腻?”

昭平君顿时急了,“太子表弟,你——”

“等等!急什么?”小太子夹一块没有放一点猪油的鲈鱼,不由得眼睛一亮,令厨子尝尝。

厨子不敢亲自夹——被他吃过殿下还怎么吃。他伸手接过小太子夹的鱼肉,不由自主地说一声“香”。小太子又尝尝鱼汤,随后令两个表兄尝尝,他俩发自内心地表示比猪油鱼汤香。

小太子把每道菜都尝一遍,随即叫韩子仁、厨子和小吏以及做油的哑巴们都尝尝。昭平君大声说:“鱼汤是我和敬声老弟的,其他的归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