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口袋几枚鸡蛋?(第2/4页)

“我不去,你和三妹四妹一起去吧,魏公公,你去不?”

“奴才自然要去,沈先生还有什么吩咐吗?”

作为王府的隐形人,魏公公当然是一直在场的。

“好吧……那么含波也跟着来吧,你也跟着去吧,到时候还需要你帮忙呢。”

沈渔有点无奈,大嫂有了小脾气,自己还能如何?

总不能架着她一起过去吧?于是,他点了谢含波,指明让她跟着一起去。

一行人出了门,一转身就来到了城南的军营了。

以前的军营很冷清,但是现在,却是热火朝天。

各种各样的石锁,器械放满了空地,空气中弥漫着药香味,精壮的小伙子们……嗯,没有赤裸着上身的,刚才沈渔说要进来的时候,他们都穿上了衣服,而且沈渔还看到了不少大姑娘也在锻炼着。

河北将门,走的是类似于父子父女相传的路线,一个个小世家,有着小而精的传承,从子弟里挑选适合练武的人才,以征战、巡逻等方式成长起来,并为家族带来财富,有些叶落归根,有的则是别处开花结果,最终养成了河北境内到处都是习武之人的手段。

而如今的杨家,则是河北将门中最强悍的一个。

“沈先生,欢迎大驾光临,久仰大名了。”

出来迎驾沈渔的,并不是杨后,而是她的哥哥,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个相貌朴实无华的中年人,一脸沧桑,手臂粗壮,热情的拉着沈渔的胳膊,除了欢迎,还有就是不好意思的告诉沈渔,附近的州县出了事情,所以杨后带领了她的大军今早上出发去解决此事。

嗯,沈渔可以理解,杨后现在就是行走的人形祥瑞,破家灭门无数,她出现在哪里都是鸡飞狗跳,很可能周围发生了某些事情,于是她跑去处理了。

“沈先生能来,我们真的是太高兴了。”

杨平元非常客气的说道,同时表示,昨天沈渔说的话实在是太对了。

“沈先生,让我敬你一杯!”

一刻钟之后,军营里整出了几桌子饭菜,比起太子府的精致美味,这里的饭菜主要以大鱼大肉为主,杨平元亲自为沈渔倒酒,而且陪坐的将领们一个个也向沈渔举杯。

真的,昨天沈渔说的话,实在是太他娘的对了。

自从杨后和太子作对一来,河北将门大家一直被天下人瞧不起,各方面都在嘲讽鄙视他们,走到路上碰上了读书人,人家往往就是鄙夷的眼神。

这让河北武人们都很郁闷,他们也是为天子做事,为什么会被大家瞧不起?

虽然后来苦尽甜来,杨后击败了太子,可是河北将门的名声更臭了,很多人骂他们祸国殃民,无耻之尤,就连他们也很迷茫。

可是今天,沈渔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的理论,如同火炬一样照亮了大家的视野,就连杨后都没有想到,沈渔居然真的能为她洗清楚冤屈。

她做事主要凭着直觉,脑子里没有那么弯弯曲曲,真正了解内幕的也就是老皇帝或者一两个老奸巨猾的人,但是他们都不会说出内情,而现在倒好,沈渔说的话,让大家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天子英明,太子昏庸,妇人无知,杨后威武!”

这十六个字,真的是太妙了。

“嗯,酒呢……我喝三杯就行了,毕竟,我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没有练气练武,喝得多了,会伤脑子。”

沈渔接过了酒杯,平淡的回答道。

“没事,沈先生今天能来,我们是非常非常的高兴!”

杨平元制止了手下起哄的声音,非常郑重的和沈渔碰杯。

河北将门,借助杨后如今青云直上,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弱点,除了根基浅、仇人多,皇帝把他们当成刀等等之外,最欠缺的就是真正的谋士。

越是打过仗的人,越知道一位出色的谋士有多重要,更不要说面前的沈渔,这个人的一席话,简直是翻云覆雨的厉害。

双方把酒一饮而尽,然后开始吃饭喝酒聊天,杨平元讲述着河北各地的风土人情,包括这些年将门遇到的困境。

“人太多了,田地太少,再怎么种粮食都不够吃。”

“好在大家互相帮助,总算能活着,但是练武之人吃不饱,吃不好,身体坏的多,至于说到外地讨生活?人生地不熟的,人家凭什么用你,还有很多人造谣我们河北人如何如何。”

“最可恶的是兵部,总是克扣我们的军饷,还有军功等,报上去了,给你拖个半年一年,战士都在前线战死了,功酬却没有批下来,然后复核的人下来,说人都死了,怎么查,你们该不会是发死人财吧?”

“所以,这一次去平郑家,我们一个个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