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准备讲故事(第3/3页)

要不然的话买床单,他们为什么要认准“上海国棉六厂”、买内衣就得托关系买“工农兵牌”的呢?

还有北方码头城市生产的“双燕牌”、“友谊牌”针织品,洪都针织厂出品的“斑虎牌”袜子……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大同城市的广大市民,他们都已经萌发出来了品牌意识。

其实生活水准远在这些普通职工之上的、一些更高端的人士,他们追求的针织品牌子卖价并不便宜,只是很少见诸于大众罢了。

以至于大家都造成了一种错误认知,大伙儿以为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人,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差不多、都差不多一样的穷而已。

可大家疏忽了一个事实:友谊商店里面,照样有几千块钱一件的皮草。

就好比秦淮如家,她们想吃顿肉都困难。

可与此同时的李副厂长,他的物质追求,会仅仅停留在吃顿肉上面?

恐怕李副厂长脚上穿的那双皮鞋,都够秦淮如一家子吃一年多的猪肉了……

所以,其实随着大家经济条件改善,那些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一点点品牌意识。

只不过现在毕竟还是卖方市场,可供大家选择的余地不多。

任何厂家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质量不是特殊差,就不会愁卖。

需求侧,没有太多的要求。

动力不足、压力微乎其微的那些生产厂家,他们势必只会把关注点,放在用料实在、追求结实耐用这些方面,而疏于品牌建设。

这就造成了市面上,就没多少真正知名品牌的现状。

不过,

正因为目前这个时期,市面上的品牌很少,所以白纸上才好做画啊!

等到以后条件稍微允许一点,在这种卖方市场的大环境下,随随便便一个牌子拿到广播电台、甚至是电视台去一吼……

那个牌子的名字,绝对立马响彻大江南北,让人过目不忘。

这大家伙儿都没见过广告的这种氛围里,谁要是有那种超前的意识、谁舍得砸。

要想打响一个品牌、让它变的广为人知,操作起来真没太大难度。

而且天朝最原始、最早期的广告,其实是“灌输式”的硬广告,相当于“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这种。

根本没人懂什么软文广告、地面推进这些骚操作。

要是再等到改开以后。

随便跑到香江那边,去注册一个品牌,然后回到内地来找一个厂家贴牌生产,同时再把各种广告跟进。

如此一来,一个“知名品牌”随时都能横空出世。

拓海丽听完罗旋的解释,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睁的老大:“在保证质量过硬、款式新颖的前提下,其实所谓的品牌就是讲故事……竟然还可以这样子操作?”

“你以为呢?”

“跟你说服装品牌这些,你不会太懂。”

罗旋笑道,“你就说那些知名的茶叶,它们的质量肯定是不会有任何问题……可问题是,它们真的就值那个价?

什么千年老树红茶……那些茶树在山沟沟里已经待了好几百年了,不给它们身上好好讲个故事,超高的溢价,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