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他究竟为什么(第3/3页)

往常那种程度的春季洪水,它顶大也就是暂时性的,淹没河畔几十米范围内的耕地。

如果是那种规模的季节性洪水,只能延续短短的几天时间。

因此并不会对无定河沿岸,地势稍高的十里铺生产队里的耕地,造成太大的破坏。

“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去修建专门用来预防特大洪水的堤坝?”

“放着上游官庄生产队,现成的、得到上级认可的拦河筑坝的水利施工方式不学,却偏偏要搞这么一条,说不准很多年都用不上的特殊防洪堤?”

这两个疑问,紧紧萦绕在各位领导们的心间,始终无法释怀。

“这个罗旋同志,他的所作所为,其背后逻辑,很怪异啊!”

建设局领导沉吟道:“按理说,他跟着官庄生产队的水利建设模式走。

那样做,罗旋既无任何个人风险,同时也不用顶撞公社领导、以及得罪脂米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可他为什么,就偏偏要特立独行、要搞这么一出呢?”

“为了出风头?”

建设局领导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摇头否定了他自己的推测:“我上一次在赵主任这里,分明记得有一份来自寮挝县的【关于罗旋同志,在我县拉枯寨子插队情况的通报函】”

“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罗旋同志无私忘我、甘于奉献,将贫穷落后的拉枯寨子,建设成为了寮挝县上交税费最多、社员群众生活水平最高的生产队。”

建设局领导百思不得其解:“罗旋在拉枯寨子那边,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可随后没多久,罗旋却主动申请要调离拉枯寨子、前往别的地方插队落户……

甚至罗旋在他的申请,没得到当地‘知青办’及时批准的情况下。

竟然不惜冒着‘违反纪律’的巨大风险,偷偷溜回了江内市!”

建设局领导,感觉他的脑子此时完全不够用了:“要说罗旋贪名图利的话,他干嘛要离开,那个日渐变得富裕起来的拉枯生产队呢?”

大领导赵主任微微一笑,补充道:“远不止于此!罗旋因为在寮挝县插队,不仅仅改变了当地生产队的精神面貌。

而且,因为他为国家的橡胶种植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当地的寮挝县已经决定,要将罗旋同志培养为‘南云省经济建设储备人才’。”

“就是在这种,个人前途一片光明的情况下,罗旋同志他却脚底抹油……溜了!”

赵主任也感觉自己的思维,实在是有点跟不上,“同志们都来分析分析,罗旋同志这一系列行为,背后究竟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奇怪逻辑,在支撑着他这么干?”

教育局领导率先开口道:“这家伙不愿意待在老少边穷地区?”

民政局领导立马否定:“现在我们驼城地区,难道不属于老区?”

财政局领导笑道:“难道,罗旋同志不适应那边的气候?”

司法局领导摇头:“不可能!罗旋出生于巴蜀,也是夏天热出油,秋天阴雨绵绵,看不到日头。

寮挝县那边,据说只有旱季雨季,这和巴蜀那边,又能有多大的气候差异?”

水利局领导推测:“会不会是这个罗旋,在当地犯下了生活作风问题,因此不敢继续逗留?”

人事局领导微微一笑:“听说那边的村寨里面,压根就不讲究这些方面。

谁要是在婚前,没几段和异性深入交往的经历,反而会被别人视为没有魅力哩!”

民宗局领导猜测:“依我看,他会不会是在逃婚?毕竟,这个插队知青罗旋,长的栓正。

那边听说还有走婚、抢亲之类的习俗……没准,罗旋同志会不会是被那些未婚的野丫头,给整怕了?”

“不可能!”

计划委领导很是肯定的说道:“据说那个罗旋同志,能够一打仨!

几个塞北汉子都干不过罗旋,他会怕年轻小姑娘,抢他去做女婿?”

各种猜测,结果都被无情的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