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卢刚又给钱粮了(第2/3页)

人家该怎么花,咱们管不着。更不需要去指责他们什么,卢苗你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呢?”

卢苗叹口气:“其实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有些时候,我心中忍不住有点……哎,不说了。”

两人心绪复杂的吃完饭,然后便溜溜达达的、往县汽车站赶。

刚刚走到汽车站,罗旋正准备进去给她买车票。

正在此时,只听见“嘎吱”一声,一辆吉普车便停在了汽车站的门口。

随后,

吉普车司机跳下车,笑意盈盈地朝着卢苗走了过来。

“张叔叔,我不是说了吗,不要让我爸派车来接我。”

卢苗皱眉道:“不过是坐上三个小时的班车罢了,干嘛要这么费劲?”

那位姓张的司机,伸手从罗旋手上,帮忙接过卢苗的行李、和自己送给卢刚的礼物。

司机一边忙活,

一边解释道:“其实我也算不上是专程来接你的。

昨天你不是打电话,给你爸说了,你今天要坐班车回市里面吗?

正好今天一早,市里有几位同志开完会,要回荣威县。

所以我送这几位同志之后,然后算准了时间,就到这里来接你。苗苗啊,你可别怨你爸啊,我真不是专门来接你的。”

说着,

司机把一大堆东西,都放到后备箱之后。

然后从驾驶室里、他的挎包之中拿出一封书信。

递给罗旋:“这是卢刚同志,写给你的亲笔信,罗旋同志你现在就打开看看吧。”

现在就打开来看看?

司机见罗旋不解,连忙开口解释道:“卢刚同志说了,他要看着你的回执才能放心。”

罗旋闻言,

当场撕开信封,只见鼓囊囊的信封里面,只有薄薄的一张信笺。

因为中间夹着大量的票据和现金,所以这封信从外表上看起来,才会显得那样鼓胀。

罗旋数了数粮票,省内流通的粮票有100斤。

现金都是10元大钞,清点了一下,大概是300块钱。

布票有5丈7,糖票则是2.5斤。

卢刚在信里面,所夹杂的这些钱票当中。其实最为珍贵的,并不是那300块钱。

也不是那100斤,省内通用粮票。

自己不差钱。

现在自己在空间里面,已经存有3万多块钱了。剩下的还有6,7万斤粮食,自己还没来得及脱手。

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批粮食数额太大。

一时半会之间,

首先要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将它全部脱手,确实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要不然的话,自己空间里面攒下的钱,恐怕都快差不多有小10万了。

手头上有3万块钱的巨款,眼前300块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粮票对于自己来说,属于可有可无的东西。

需要的时候,县内通用粮票,顾胖子那里随时都能搞出来。

而省内通用粮票。

则可以从农机厂里,弄个出差申请,上面自然就能够拨付下来,对应所需的粮票了。

所以卢刚捎给自己,最为珍贵的并不是钱和粮票。

而是这5丈7的布票。

现在农村生产堆里,社员们每年能够分到手的布票,已经越来越少了。

甚至已经少到了,一个人每年才3尺2的布票。

3尺2啊!

一匹布料,窄幅的才3尺3。

只能够做一小半件衣服,连半件衣服都的标准都达不到。

所以,农村生产队的社员们,要是遇到结婚什么的,往往需要提前好几年。

就开始着手和邻居们,开始互相调剂布票来用了。

往往结一个婚。

需要社员们,积攒10年的布票定额。才能给新娘新郎,各自做上一身像样的衣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一些家里面比较困难的家庭,就只有一件像样一点的衣服。

平常谁出门,谁穿。

若是夏天,家里的婆娘们就是一件男士背心。

这倒不是她们贪图凉快,而是男士背心,能够节省很多布料……

要是遇到冬天的话,那就只能窝在被窝里了,连生产队里的工分,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却挣不了。

挣不来工分,那这户人家每年倒欠生产队财务上的钱,就会越来越多。

欠的越多,就更还不上了。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卢刚一下子,就给自己捎来了这么多的布票。这让罗旋的心里,还是有一点点小感动的……

自己对衣着打扮,倒是不讲究。有两套衣服调换着穿,也就行了。

罗旋相信:一个久贫乍富的人,身上穿的衣服再为昂贵,也遮盖不住她身上的暴发户气质。

而人家久居高位的人,随便一件地摊货穿在身上,也掩饰不住他身上那股、发自骨子里面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