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灯火阑珊(第2/4页)

当听到清渠沿岸围观花船的百姓欢呼声时,他立即出声提醒道:

“郎君,这个时候正是各个教坊派出来的乐人们比试的时间,或许大家都在观看比试。您看,现在路上的行人根本就没有多少。尤其是那些第一次来的人,肯定是不愿意错过这个热闹的。”

闻言,原本沉浸在自我思绪中的崔知韫,立即朝着身后的云五投去一个眼神。

云五瞬间察觉到,自己终于快要结束这趟犹如无头苍蝇般的路程,立即补充道:

“方才小的还听到,在花船出发的位置,还有不少可以放花灯的位置,不少年轻的女娘都喜欢到那里去祈福许愿。”

说完的一刹那,他顿时松了一口气,头放的很低,等待崔知韫的回复。

下一秒,就看到自己身前的脚步再次挪动,只不过这一次明显有了章法。

几乎是站在围观花船的人群后,一路沿着河岸往下走,时不时停下脚步,观察身边和对面河岸的人群。

云五跟在身后,看着越来越靠近尾端的主子,心中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的猜测。

一颗头来回打转,誓要把人给找到。

就在他担心自己指了错路时,突然听到身前的崔知韫出声。

“你自行回府,或是自己游览附近景色。”

说罢,身影立即朝着木桥的方向快速靠近,连一点反应的时间都不给云五留下。

云五下意识地站在刚刚崔知韫站着的位置,往对岸看过去,果然发现了郑琬的身影,旁边在还有同在公厨做工的赵娘子。

但是,就那么一瞬间,三人的身影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他刚想要快步赶上崔知韫,抬眼一看,却发现崔知韫也消失了。

当十二艘花船在河岸上消失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开始动起来,一时之间云五根本不可能找到两方人的踪迹。

想着刚刚崔知韫说的话,他脚步一转,朝着郑琬三人消失的方向走去。

而此时,结束观赏比试的郑琬三人,依旧沉醉在刚刚的舞乐之中。

“洛阳外教坊的乐人舞技和乐技都如此高超,真是不知负责圣人内教坊的乐人技艺该是何等模样!”

赵青悠想着刚刚见识过的舞乐,忍不住感叹出声。

一旁的赵青苗将这话听在耳里,疑惑地说:

“教坊还分内外的?”

“自然,甚至在宫中的教坊,乐人还能够有官职,隶属于太常寺,比起外教坊自然是更胜一筹。”

“真是看不出来,方才听有人提及她们乐人是贱籍,儿还觉得有点可惜。现在居然还能利用舞乐做官?”

赵青苗一副开了眼的样子,惹得郑琬和赵青悠一脸笑意。

郑琬想着自己在宫中比试的场景,忍不住补充道:

“天家自然与民间不同,就连负责膳食的尚食局也是有官职品级的,可以说是吃穿住行都由官员负责。”

听着这些话,赵青苗觉得自己根本不能想象宫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疑惑地摇头晃脑之间,她的双眼迅速被远处一个店家悬挂于木架之上的灯笼吸引目光。

惊喜地伸手指着店家的方向,开口道:

“阿姊,娘子,你们快看,那个店家门前的灯笼好好看,似乎猜谜就能够得到。”

闻言,郑琬和赵青悠立即沿着赵青苗手指的地方看过去。

只一眼,郑琬就被那外观精巧的兔子灯吸引视线。

在微风吹拂下,兔子手中捧着的绣球似乎还在晃动,内里的烛火却依旧亮着,忍不住开口道:

“我们一起去看看。”

待到三人凑近,才看清楚门前的灯笼具体是什么情况。

吸引郑琬的兔子灯,正是店家今年的头奖,远处看起来晃动的绣球,其实是一个滚灯,被外观被制成绣球的模样,上方有一只精巧的兔子,看起来似乎是兔子抱灯的景象。

不少人都看到此处的景象,想要前来一试,取走滚灯。

刚开始还抱有希望的郑琬,当发现自己连谜题都看不懂的时候,瞬间放弃希望。

其他靠近的人也是铩羽而归,最后留在店家门前近处的居然都是一群举子,对着谜题轮番猜测。

“头彩的谜题似乎是秦小篆所书,某对此了解不深,不知三郎可有何高见?”

“谜题出自《九章算术》,算法极难,某在算这一道不精通,估计今日我等皆需铩羽而归了。”

“约莫是这店家故意为难人,出这等难题,有谁能够夺得彩头?”

……

看到一众文人都摇头之后,还想问郑琬的赵青苗,立即合上自己的嘴巴。

在她看来,会读书写字的郑琬就已经是了不起的人物,而现在连举子都看不明白,那她们这些人就更加不必说了。

郑琬也是一样的想法,想着只能看不能摸,过足了眼瘾之后。

她想着三人还可以抽空品尝一下街上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