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秘密(第2/3页)

大理寺少卿更是将目光转移到苏行章身上,询问上级自己要不要说出来?

苏行章简单思考一会儿,笑着说:

“既然崔监丞问了,你就把这个案件说一说,交流一下而已,若是崔监丞有什么好想法也说不定,尽快破案,也可以安定人心。”

大理寺少卿看到上级都不阻止,将手里的卷宗放在两人之间的矮桌上,介绍道:

“此案原先是由京兆府负责,但是经过他们一整天的调查,发现此案疑点重重,以他们的能力无法及时处理,这才转送大理寺。

案件发生在南边的安业坊,一家七口全部被一刀毙命,连三岁孩童都包括在内。

疑点主要是:一、案件发生在宵禁之后的教坊之内,躲过了禁军的巡查和教坊大门的封锁顺利进入内部。

二、所有人都是被一刀割断喉管,躺在床上血流而亡。这种刀法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拥有的,而且他们不为财不为色,杀了人就离开。周围的邻居一点声响都没发觉,还是翌日敲门发现没回应才察觉不对劲的。

三、经过调查,发觉他们一家与人为善,从未听说过有什么私仇。并且他们一家还在布政坊的云雀街经营一家羊肉索饼摊位,食客评论上佳。”

说到这的时候,大理寺少卿的眼神不由自主地飘到崔知韫的身上。

因为云雀街距离都水监的距离不远,甚至可以说就在都水监后面的一条街上,距离不过三四十丈。

甚至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说不准能直接从都水监后门看到摊位。

就在这停顿的一刹那,崔知韫的脑海中迅速闪过都水监后门的情况,他似乎在什么时候看见过这个摊位,其中还有另一个人……

想到这,他的心像是比什么紧紧攥着,难以呼吸。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说话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看向对面坐着的苏行章,开口道:

“苏寺卿,在下怀疑这桩凶杀案与私盐一案有关,不然无法解释一刀毙命和禁卫军的问题。”

闻言,苏行章散漫的表情瞬间收敛,有些不敢置信地问:

“崔监丞,我们都理解你在私盐一案上花费的心思,但是并不是什么案件都可以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凶杀案地上呈上来的不少,这次唯一的区别就是发生在洛阳城中罢了。”

崔知韫也知道自己说这样的话很没有道理,可是这种强烈的潜意识让他无法忽略。

如果猜错这就是虚惊一场,但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郑琬的性命危矣。

他不敢拿郑琬和其他百姓的性命去冒险。

因此,面对苏行章强势探照的视线,他目光坚定,一定要把这件事定下来。

苏行章看着崔知韫严肃的表情,心也开始逐渐冷静,思索其中的关联,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出。

但他也清楚,崔知韫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

如果真的在二者之间找出关联,对于他们侦破案件将会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所以,他立即在心中做出决定,“既然崔监丞这么说,你心中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我们大理寺这边的人手去办更方便。”

崔知韫也知道苏行章的话有道理,简单思索一会儿,开口道:

“还请文少卿查找出近来,特别是四月以来,洛阳城城内及其周边,以及漕渠、永安渠、灞水往北沿岸各地的悬案找出来。”

“这……”

文少卿有些疑惑,这些卷宗全都要找出来的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连之后寻找各个卷宗之间的关联,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在他看来,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反正他们侦办的私盐一案已经来到尾声,这些事根本无足轻重,不会影响大局。

只一眼,苏行章就看出自己这个下属的心思,冷哼一声,喊道:

“就按照崔监丞的意思去办。”

闻言,文少卿看了眼两人的表情,行礼退下。

因为卷宗数量庞杂,直至午间,大理寺的官员才将崔知韫要找的卷宗找出来。

而后又按照崔知韫说出来的关键点,找出可能存在关联的卷宗。

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洛阳城及其三条水系周边,居然发生了这么多桩灭门案。

有的是一家人上船捕鱼落水而亡;有的是一家人被山上闯入的野兽撕咬而亡;有的则与羊肉索饼摊位的张家一样,看起来似乎是被人寻仇而亡。

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人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发现,看到尸体时才知道一家人整整齐齐都死了,无论是年过半百,还是刚出生的幼儿,全都没能幸免于难。

众人看到总结出来的内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案件表面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如果真的和崔监丞说的一样,与私盐一案有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