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蒜香红鳌虾(第2/4页)

想到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崔知韫的方向,不明白这个人是怎么从河渠漕运查到私盐的。

刚刚还觉得崔知韫官职低微比不上崔显的人,现在是一个个表情都不对劲。一个服务各司,提供食材和祭品的都水监,还能发现这等大事,看着崔知韫的眼神都不由得来回变换。

上面的建明帝还在将自己的这群臣子来回打量,注意到众人的眼神若有似无地经常停留在崔知韫的身上。

他觉得自己是时候可以接受此人的投诚了,世家之中如此聪明的臣子不多了,能够明白君臣之别的人更不多,受过冷遇,不改初心,是个值得托付重任的大臣。

于是,他坐直了身体,放目远眺,浑厚的声音从嗓子里发出:

“既有此事,自当查明。此次严查私盐转运贩卖之事,大理寺卿为主审,崔监丞从旁协助,势必要将此等害群之马抓出来!”

“诺。”

大理寺卿和崔知韫立即站到中间的过道上,对着上面的建明帝行礼,将此次私盐案的任务接下。

内监看到两人退回去之后,再次大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站出来,大家都被刚刚崔知韫指出来的事震晕了,脑子都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等到看着崔知韫独自前行,一个个心急地想要跟上去打探消息,哪想到加快步子走上去,却只看到崔知韫匆匆离去的背影。

至于另一个主审官大理寺卿就更是一个老滑头,大家连他的影子都没看见。

两个人都不见了,大家的眼神下意识地投向崔知韫的父亲崔颢,这位当今五姓七望世家崔家的掌权者,想要听听他的意见,毕竟算起来大家都是世家之后,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崔颢自然不会装作看不见大家的眼神,敛住脸上冷硬的表情,回道:

“此事某会问清楚的,诸君不急。”

“如此,那就多谢崔相公!”

听到崔颢的这些话,大家也就安心了,算起来大家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想必崔知韫总要听自己父亲的话吧?

这一刻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崔知韫出现在都水监,隐隐有一种崔家放任不管的意味,这样的人真的愿意听从崔家的摆布吗?

崔知韫离开宣政殿之后,立即返回都水监,将他们之前发现的线索一分为二。

再将自己根据发现写出来的文稿抄录一遍,所有的都整理好之后,立即带着所有的证物前往大理寺。

大理寺的守卫一听到是崔知韫来了,立即将人请上前,开口道:“崔监丞请,文少卿已经在里面等着您了。”

听到是少卿和自己一起处理事情,崔知韫的眼睛一闪而过某种一样的情绪,但很快又回归正常。

他面色如同往常般平静,跟着守卫一起出现在文少卿办公的地方。

看到文少卿,他立即行礼问好:“见过文少卿!”

“崔监丞多礼了,请坐!”

门外立即走出人来上茶,崔知韫和文少卿相对而坐,互相看着彼此的眼睛。

文少卿也没有解释自己为何代替大理寺卿出现在这里,崔知韫却不能忽略,这是流程的问题,他开口道:“不知大理寺卿身处何处?某有私盐案重要的证据需要转交。”

“崔监丞交给某,某再转交给苏卿即可。”

“若是证据出了问题,文少卿是否能够承担所有的责任?”

“自是应当。”

听到肯定的话,崔知韫也不再犹豫,刚刚进屋时他就观察到,这间房的布置与文少卿的官位不相配,应该是大理寺卿的。

既然他们想要用这样的计策来测试自己,他觉得也没有什么继续纠缠下去的必要。

将手里的证据交给文少卿之后,立即起身拜别,并留下一句话。

“某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能够亲自拜见苏卿,圣人托付重任,诸君应当用心才是。”

说罢,转身就走,连给文少卿一个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等到再也看不到崔知韫的身影,一个人从书架后面站出来,看着文少卿露出得意的笑容。

“某说的如何,此等雕虫小技根本就瞒不过崔氏嫡长子的眼睛,他定是看出你我戏弄他,这才生气离开。”

听到上司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文少卿露出果然如此的眼神,看向滑不溜手又处事严明的苏卿,选择转移话题。

将手里的证据递到上司手里,问道:“那您对崔监丞的话信几分?如今门阀世家当道,崔监丞又是博陵崔氏的子弟,他拿出漕运私盐的案子,是否只是想要用自己人的性命来宣扬自己的名声?”

“崔氏子弟哪里还用得上这种不入流的办法?要知道崔监丞十岁就有大儒放言,其聪慧博闻,文采斐然。入仕明明可以凭借自己的名声做官,却偏偏要与其他寒门子弟一起下场参加科举,夺得头名的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