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5页)

狐妖惯于幻、魅之术,在胡玉娇的帮助下,她们两个人来之前都做过伪装,乍一看,灵机全无,就像两个再普通不过的,结伴来烧香的少女。

天际曙光乍破,山门前晨雾未歇,玄之观依山而建,与其说是一间道观,倒不如说一座道教建筑群。

重楼殿宇,竟占据整座山的半山腰,碧瓦飞甍,飞阁流丹,明黄色的琉璃瓦倒映着华彩日光,如一条盘旋在青翠苍郁间的卧龙。汉白玉的山门气势恢宏,古拙典雅。

饶是来之前已经做过充足的心理准备,夏连翘看到眼前这一幕,还是忍不住和李琅嬛一起面露惊讶之色。

这玄之观大得出乎意料!

她来之前觉得这玄之观怎么都是个□□基地,没想到乍一看竟然这么正规。

雾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连李琅嬛也觉得不可思议,蹙眉道:“这山门附近雾气清正,道气充盈,看上去不似什么妖邪之地。”

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连翘跟李琅嬛一道迈入山门,心底疑窦丛生。

难道说这黑老大真是个一心向道的妖怪不成?可这又如何解释得了这连日以来的失踪案?

亦或者……她一怔,想到原著中一段剧情,心里隐约有了点儿猜测。

“且先四处走走。”李琅嬛握住她的手,低声叮嘱她,“看看有什么蹊跷,勿要打草惊蛇。”

连翘点点头,跟着她一道走过山门,往大殿走去。

一进大殿,看着大殿里高约丈许的庞大神像,夏连翘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儿古怪。

除了她方才路过三清殿时看到的三清,每一处大殿里所供奉的基本都是她不认识的神仙。

李琅嬛看得也一愣一愣的,夏连翘扭头一看,透过李琅嬛的神情,终于确信,这些神仙应该都是仙门中人,而且看李琅嬛的反应,估计还都是她的老熟人。

更诡异的是,她甚至还看到了凌守夷。

对,凌守夷。

少年神君还是冷着一张俏脸,秀眉紧蹙,白衣如雪,英姿勃勃,脚踏祥云,肩摩日月,身披披帛,神光赫赫。

殿内隐约有暗香浮动。夏连翘循着这股香气,看到桌案前摆着几只大肚的瓷瓶,瓶口挨挨挤挤盛放着大朵大朵的百合花。

……按理来说,作为新生代的神仙,凌守夷的名气应该还没大到这个地步,湘水村供奉也多是因为凌守夷他曾在潇湘大泽附近除妖。

可看这殿内人来人往,香火鼎盛的模样,已然是一副家喻户晓的模样。夏连翘觉得纳罕,就神仙的供奉而言,黑老大,或者说钱玄祖可以说大方得令人咋舌。

香案前的新鲜的水果堆积如山,鲜花也都是每天着人现采下的,还带着清晨的晨露。

此情此景,任谁见了不要说声这道观的观主当真是个虔诚的大善人?

可能是这些神仙她都没见过,几座殿逛下来硬生生让夏连翘看出来了点儿诡异的假冒伪劣盗版感。

正巧这时一群虔诚的老婆婆从身边路过,夏连翘双眼一亮,不等再看这些神像,忙不迭地跑过去。

李琅嬛不明白她为何突然兴奋,夏连翘伸手一指:“琅嬛,你看好了。老人家上了年纪都啰嗦,最适合打探消息了。”

做戏要做足,特地走到这一群虔诚的老婆婆跟前,连翘照葫芦画瓢,拉着李琅嬛虔诚地左右拜了拜,捻了三株香敬上。

连翘之前没怎么去过道观佛寺,也不太清楚烧香拜佛时的一些礼仪,只觉得心诚则灵,神仙应该不会在乎这些。

她动作太过生涩,这些老婆婆一眼就看出她是第一次来,颇为热情地在一旁指点,又指着李琅嬛对她说:“你这朋友倒是标准,你多跟她学学。”

《问道》世界观下,仙门中人也是要拜三清的,毕竟这是一切修仙文的基础。

而流传于凡人界的神仙体系,则近似于仙门与传统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混合版。

李琅嬛在渡霄殿内长大,凌守夷规矩严苛,每日早课晚课,敬香礼拜时的动作自然再标准不过。

面对老婆婆们的夸赞,李琅嬛大方地笑笑:“家里人信这些,耳濡目染就懂一点。”

夏连翘和李琅嬛交换了个眼神。

连翘立刻眉眼弯弯,顺杆便爬,跟着坐在附近歇脚的老婆婆们套起了近乎,问的无非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

比如说这儿求什么最灵?观主是谁?能不能帮忙算个命之类的。

其中一个老婆婆,自叙姓邹。

爬了这十几里的山路,老人家腿脚不便,一边揉着腿一边笑道,“要说这玄之观,还是求子最灵。”

“那婆婆也是来求子的?”连翘心里一动,追问。

“可不是嘛,替我媳妇儿来求的。”

就如同连翘所猜测的那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啰嗦,眼前这位邹婆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