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结局(上)(第4/5页)

湖上,各种各样式的船游过。

繁花盛开,美不胜收。

裴怀悲立在她的旁边,同样眺望远方,声音轻轻:“阿昭,你看到了,你让这里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你的功劳。”

容昭含笑回道:“但我想让这里面变得更好。”

裴怀悲不答,继续说道:“当年的许多人都还在,你若是愿意,明年元宵,将他们叫到一起来,裴关山、裴承诀、张长知、张长言、关梦生……他们都在。”

“还有以后许许多多年,他们会成家立业,有些人不在,但会有更多孩童到来,我们从青丝到白头,看稚童到壮年,阿昭,你真的舍得吗?”

容昭收回眺望的视线,垂眸,湖水中,倒映着明亮的船。

皑皑白雪落下,她轻轻伸出手,雪花落在掌心,手掌中灼热的温度,很快将雪花都化开,成为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

容昭没有说话。

当年泛舟湖上,喝酒斗乐,那些人慢慢走散了,时光再不复。

但心有坚持,目标不倒,终点不改。

她还是容昭,他们就都还在。

-

熙和一年,正月十六。

熙和帝面前摆放着容昭第十六封辞官折子。

他勃然大怒,猛地将折子扔了出去,随即又一惊,慌慌张张站起来,小心捡回,拍了拍上面,他坐了回去。

抿紧唇,裴怀悲提笔,准备写下熟悉的两个字。

但随即,他顿了顿,声音沙哑:“来人,招太傅入宫。”

半个时辰后,容昭进来。

她今日穿着一袭紫色冬裙,外罩着淡粉色披风,入殿时,将披风接下,递给小黄门,这才走到裴怀悲对面坐下。

裴怀悲看着她,声音平静:“十六次,阿昭,你知道的,我不会同意。”

从她上书辞官请求出海,到现在,一十六次。

容昭神情平静,声音轻轻:“你了解我,不达目的不罢休,今日不同意,还有明日,后日,日日。”

十六次不是终点。

裴怀悲身体微微一僵,他望着她,从喉咙中挤出一句话:“你为什么就不肯相信我?”

容昭平视他,一字一句:“你也不曾相信我会回来。”

裴怀悲顿住。

好半晌,他的眼中露出哀求,手指捏着折子,折子变了形,指尖泛白,“不走好不好?就在我眼前,在我看得到的地方就好……”

容昭长叹口气,伸出手,将折子从他手中抽出来。

她摊开,看着他,眉眼温和,“你曾经是无名,后来是谨王,现在是熙和帝,但我一直是我,你知道我想要什么的。”

裴怀悲身体剧震,紧紧盯着她,张了张嘴,半响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是呀。

他们都在变,只有阿昭从未变过。

这世间之风凌厉,时光如刀。

能将每个人雕琢成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样子,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只有容昭,一如初见。

他少时为无名,见到的阿昭,和他成为熙和帝后,见到的阿昭,是一样。

任由时光如何更改,岁月变迁,未来,她依旧如故。

他爱着就是这样的阿昭。

裴怀悲沉默了许久许久,他抬起手,取笔,沾了墨。

手指在颤抖,墨滴溅到了桌面上,他的唇瓣也在抖,眼眶湿润,看不清折子上的字迹。

他缓缓的,写下一个僵硬的,抖动的字。

——准。

写完,笔掉落,砸在衣服上,污了奢华昂贵的衮服。

他将折子推出去,力道太大,掉落在地上,他垂着头,声音几乎从喉间艰难挤出:“走……”

再晚一刻,他怕自己后悔。

容昭露出笑容,眉心红痣微动。

她站起来,捡起折子,退后,而后抬手,标标准准行大礼,恭恭敬敬跪下,磕了一个头。

“谢皇上。”

她在大雁皇宫有两跪,跪了同一人。

当初,她跪下接旨,授三品户部侍郎,入朝堂。

如今,她跪下接旨,辞三品户部侍郎,将出海。

跪下时,她着男装,为容世子。

抬起头,她穿红装,紫色长裙清丽,头上钗、耳间珠翠,在行动间微荡。

时光恍惚中在交叠,一磕一起,两种模样。

她依旧是容世子。

行完礼,容昭转身离去,殿外金色的阳光撒进来,她的背影从清晰,到逐渐模糊。

她的脚步坚定,手臂挥动,大步往前,脚步声渐渐远去,紫色衣袖翻飞,裙摆荡起涟漪,挥动的紫衫擦过朱红柱子,扫过门槛,影子摇曳。

踏出大殿,容昭眼眶湿润,抬头看天。

朝阳初升,霞光漫天,大雁从天空划过,自由自在。

容昭露出笑容。

是喜欢裴怀悲的,应当是从无名开始。

风雪夜,记住的不仅有刀光剑影与冰冷,还有悍不畏死的相救,火堆相依,以及背着她走出雪地的相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