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第2/2页)

“真行。”王天柱居然不知道花芽带了小马扎,而且带的是孩子们的小马扎,分别塞到两个包里占不上多大地方。

王天柱坐在她们对面,免得有人在她们面前走来走去踢到脚。他们中间放着行李。

王天柱长手长脚坐在马扎上很有趣,他不敢全部体重压在马扎上,腿还撑着点力。

花芽带着小水壶给他喝了口水,王天柱说:“等进去就好了,咱们卧铺车厢一张票只能进去一个人,不会这么挤。”

周文芳惦记着上海著名的“九栋楼”,她跟花芽说:“咱们怎么地也要过去照张相。”

“那是什么地方?”花芽没做功课,问:“离医科大学多远?我想拍一张医科大学的照片给小安寄过去。”

周文芳说:“那可是地标啊,徐汇新村。全是大高楼,一共九栋。”

花芽懵懵懂懂地说:“好厉害。”

周文芳说:“遍地都是大商店,咱们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

花芽说:“我就买灯芯绒。”

周文芳说:“到时候你别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睛。”

花芽瞪了周文芳一眼:“你管好你自己吧。”

等到检票的时间到了,花芽发现直达列车的确没有那么多人排队检票。这是海城直接抵达上海,中间不经停,所以做这趟车的人全是从海城往上海去的。

花芽跟着他们走过检票口,进到站台,登入卧铺车厢。

他们运气很好,他们这节卧铺车厢的乘客不多。

从海城坐硬座到上海,价格能比卧铺便宜一半,不少人宁愿坐一晚上也想多节省些路费。

“太好了,要是人还多,我就要疯了。”周文芳歪倒在卧铺上,刚出门就觉得疲惫了。

花芽发觉车厢里有几位说着上海腔调话的同志,说的稍微快一点,在花芽的耳朵里就跟外语差不多。

晚上九点上的火车,应该是早上五点半到达上海。

花芽生病刚好,早早的就躺下了。

她躺下没多会儿,车厢里的灯熄灭。

等到四点半,列车员提前一个小时过来换票。

又把他们每个人的介绍信检查了一遍。

花芽睡得早精神还不错,洗漱完,看着列车窗户外飞快跑过去的景色。灰蒙蒙的天一点点变得敞亮,暖阳一点点挂在天上。

花芽觉得肚子有点饿,套上棉袄和鞋子想去吃饭。

周文芳不光洗了脸,还给头发上抹了发油,擦了口红。

花芽打了个哈欠:“咱们上餐车吃饭啊?”

周文芳说:“去什么餐车,我这里有海菜包子你垫吧一口,等着下火车咱们去大饭店吃饭。”

花芽不知道上海有什么大饭店,周文芳带她上哪儿她就上哪儿。不动脑子的人,没权利说不。

王天柱吃什么都行,他出来主要是保护她们,其他的事也不带管的。他一口气吃了四个海菜包子,还有脸跟花芽说:“你少吃点,待会吃好吃的就没肚子了。”

花芽啃着第二个海菜包子,小嘴飞快地嚼着说:“我也只是垫垫。你芳姨请客,我怎么也不能饱着肚子进饭店啊。”

周文芳骂道:“你就这点出息。”

花芽说:“我出息大着呢,你可等着吧。”

吃完东西,收拾收拾就要下火车了。

“这站台就比咱们海城的大。”

跟着拥挤的人群走出火车站,花芽发现大上海果然不是白说的。

街面上行走的不少女同志都烫了头发,还有少女同志干脆剪的短短的,就跟电影里《杜鹃山》的柯湘一样,剪着帅气的“柯湘头”。

快七点的街道上已经有不少骑着自行车去厂里上班的职工。

马路上有轨道电车来来往往,停靠在站点后,就看不少人手里拿着月票排队往车上走。车上还有售票员按照要去的站点进行阶梯性收费。

周文芳小时候来过一次上海,这次也是有备而来。

先带着花芽和王天柱找个地方吃早饭。

上海的早饭有面点和面食,花芽看到隔壁桌一小碗一小碗往桌子上端的点心陷入沉思。

王天柱同样也沉思了许久。

周文芳拿着菜单问他们要什么,花芽指着马蹄糕说:“来五份马蹄糕、五份虎皮凤爪、五份芝麻球和五份虾仁饺子。”

周文芳说:“我让你点你自己吃的,我还有我想吃的呢。”

花芽说:“昂,我点的是我自己吃的呀。”

周文芳:“.”

王天柱干脆把店里服务员叫了过来,服务员看着他穿着军装,把唇角往上挑了挑用上海话说:“侬想切点萨?”

王天柱一板一眼地说:“同志,请说普通话。”

服务员看了他一眼说:“要吃啥!”

王天柱也没跟她急眼,指着边上的细面条,便说边比划:“那个面条,你,给我来十碗,混在一个大碗里,侬懂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