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第2/3页)

大禹岛这边的花生比别的地方晚熟,别的地方八月到十月就差不多。应该是气候偏凉的问题,这边花生要晚一个半月成熟。

大批量的花生卖到海城去了,剩下一点农民们存起来就等着过年前卖个好价钱。

即便这样,没有中间商,价格还是很满意的。

花芽跟郝大姐来到东院大门口。

即使白天下了雪,大门口还是有不少老乡摆摊卖货。

花芽蹲在地上抓了一把老乡担子里的花生举给郝大姐看:“全是三个籽儿的!”

郝大姐说:“那咱们就买这边的。”

快过年,东院门口卖农副产品的多了起来。他们习惯逢年过节在这边摆上几天的摊位。花芽跟郝大姐走了一圈,选择了这位老乡家的花生。

没剥的花生要两毛钱一斤,剥好的花生米要四毛钱一斤。

花芽本来只打算买五斤的,郝大姐跟她算了算账:“你要做盐水花生、炒花生还要做花生糖,别说五斤,十斤都不够。”

花芽苦着小脸,她前些年也没自己弄过,不知道分量。

郝大姐看花芽站在扁担前抓耳挠腮的小样儿,就帮花芽拿了主意:“要五斤的花生米,做花生糖。过年一个月五斤花生糖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再做五斤的盐水,十斤炒了。估摸着也差不多了。”

“中!”花芽学着河南话说:“那就这样办吧。”

郝大姐因为要吃生花生,剥好的花生米不好放,她直接买了三十斤的花生背回去,扔到院子地窖里。

“这都带着泥,好放。”郝大姐跟花芽说:“回头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抓一把。”

卖花生的老乡很淳朴,看到她们俩人买了五十斤花生,把另外箩筐里的瓜子给她们一人舀了一碗,算是白送。

哟呵,还有瓜子呢。

花芽跟郝大姐俩人,一人又买了十斤瓜子。

郝大姐自己四十斤的东西不好拿,花芽借了老乡的扁担,轻轻松松挑着俩人七十来斤的东西往家属区里面走。

花芽小碎步走的飞飞快,郝大姐在后面边走边笑,这小驴可真有劲儿!

忙完这一遭,把扁担给老乡还回去。

花芽在家里把香肠扎完,架在杆子上晒好。完事,就把周文芳叫过来,帮着一起炒花生。

郝大姐今天累坏了,东奔西走没停下来,她跟花芽说了声,到小木屋大炕上歇歇脚。

花芽倒还好,精神头很足,站在小木屋前面的土灶台旁跟周文芳叽叽喳喳说着话。

周文芳嘴巴逼叨归逼叨,还能边炒边吃,美其名曰尝尝熟没熟。

花芽人肉背回来的花生,见状在边上心疼的直哼哼。打算等后面周文芳家炒花生,她一定都给吃回来。

周文芳是故意逗花芽的,她专门挑的是瘪壳的翻出来剥,见花芽抠抠搜搜地就说:“哎哟,我们家今年不炒花生了,你们家这么多,待会给我装回去一些也就够了。”

花芽知道周文芳是逗她,抡着铲勺就要吓唬周文芳。

周文芳脖子一梗说:“来,你们家老顾不在家我是知道的,看你能耐到哪里去。”

花芽瘪瘪嘴,瞧瞧,这就是好邻居,趁家里男人不在家,就欺负上门了。

周文芳捅捅花芽的腰眼,花芽知道心疼自己的人不在,得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穿的极厚实,周文芳戳了两下,花芽根本不在怕的。

“没意思,炒完花生我就回去了。”周文芳要走,花芽拉着周文芳往小木屋里看她的香肠说:“看,这个有没有意思!”

周文芳的嘴脸一下变了:“去年你做的香肠好好吃的啦,今年这么多肯定吃不完的啦。”

花芽傲娇地说:“你表现好我再给你的啦。”

周文芳让花芽让开说:“剩下的花生我来炒,你到炕上玩去。”

等到周文芳炒完,郝大姐留在家里做饭,她们俩又结伴去把孩子接了回来。

走到半路上,周文芳反应过来:“不对啊,我不是托你帮我弄了五斤肉肠么?”

花芽说:“昂,在一起呢。”

周文芳说:“我拿我自己家的东西,还得帮你干活?”

花芽小下巴一抬:“昂,对呀。”

周文芳中了鬼子的圈套,晚上跟小希望俩人恶狠狠地吃了半只鸡。

晚上。

花芽跟小瑶瑶一起睡的主卧。

母女俩抱在一起,花芽怀里是小瑶瑶,枕边是顾听澜的衬衫,一觉睡到天亮。

早上起来,娘俩披头散发,一大一小坐在床上发呆。

花芽待了片刻,跟小瑶瑶说:“爸爸不在家,咱们得自食其力。”

小瑶瑶用力的点头,费劲地掰着腿套袜袜,还奶声奶气地说:“叭叭说啦,要照顾好麻麻。我记几穿衣服,穿完衣服给弟弟们穿。”

花芽都要老泪纵横了,先把小瑶瑶的头发薅过来扎了个冲天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