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第2/3页)

婆婆听完先是笑,笑完跟花芽说:“你这孩子,说你傻吧,浑身上下都是机灵劲儿,说你不傻吧,你又老是犯傻。你说我这么大岁数的人,怎么就跟周文芳一样骗你,我哪里会骗你呢。”

花芽觉得这话有些耳熟,往顾听澜那边看一眼。顾听澜被郭英同志安排把楼上二楼的花盆全搬到院子里晒太阳,元宵节他们家得装点下院子。

家里去年的红灯笼点不亮,顾守江出去现买,到现在还没回来。郭英今年过的高兴,让顾守江买四个大灯笼,把前院和后院都挂上火红的大灯笼。

顾守江不在家,留的顾听澜一个人在家里当牛马,被郭英同志使唤不说,背上还得背着闺女来来去去。就像个苦命的长工。地主家过节,他还得干活。

“小柱上哪儿去了?”顾听澜把郭英最爱的红茶树搬到院子里,找个最显眼的地方放好,站着锤了锤腰说:“这小子来了大院还不见人影了。”

“喊我做什么?!”王天柱从大门前面露个头,手里拿着一袋东西说:“我去孙大爷家给他送酒去了,奶奶让我去的,可不是我自己非要去的。”

郭英在屋子里面跟花芽团着元宵,听到外面的动静说:“是我让孩子去的。他喜欢孙大爷的故事,我就让他给人家送瓶酒,不然咱们老是上门白听故事不好。”

王天柱是奶奶授意去了,腰杆很硬气。回到家里,把便宜爹背上的小妹抱着,走到客厅,看到她们正在做元宵问:“我妹能吃这个么?”

花芽说:“怕她呛着气管,不能给她吃。最多用筷子头点点芝麻馅尝尝味。”

王天柱抱着小瑶瑶颠了颠,小瑶瑶伸手要够桌子上的元宵,应该是觉得圆咕隆咚的很好玩。

王天柱把小妹放在桌子上,她小脚一蹬一蹬地要往前走。

花芽说:“别让她踩桌子,还吃饭呢。”

郭英说:“你别吓到孩子。我大孙女的小脚丫香着呢,别说踩桌子就是踩元宵,她爷爷都照吃不误。”

花芽犀利地问:“那你咋不吃?”

郭英顿了一下说:“我怕硌牙。”

王天柱笑哈哈地扶着小瑶瑶往前面走,老虎头的小鞋子,虎头虎脑的踏着步。

大大的长桌从这头走到那头,至少有三米的距离。王天柱见她站着稳当,试着松开手,没想到小瑶瑶居然真的站起来了!

“妈!奶!”王天柱又叫唤道:“速速看!”

小瑶瑶腿脚比上次有了力气,小身板在桌子上晃了晃,居然还真站住了。

郭英顾不上手上有面,双手虚虚拢着小瑶瑶说:“看看,看看,我大孙女就是比别人强。”

正好顾听澜走过来,看到小瑶瑶站了起来,他也激动的说:“对,这可是我顾听澜的闺女!站的多稳当啊。来,宝贝,往前走两步给爸爸看看。”

花芽站在桌子的对面,拍拍手说:“崽儿,加油,到妈妈这里来!”

小瑶瑶到底是花芽的闺女。手比一般孩子有劲儿不说,腿上也有劲儿。摇摇晃晃站了一会儿,听到花芽的召唤,居然真的迈开小胖腿,一步三顿的往前走。

大抵还是没经验,走了十来步,都是小碎步,还没走到桌子的一半就倒在奶奶的怀里。

郭英抱着小瑶瑶一顿亲,嘴巴里一个劲儿地说:“我大孙女一定是个有大出息的,等到长大能比她爸妈都强。”

花芽跟顾听澜说:“你小时候有过这个待遇?”

顾听澜小声说:“做梦吧。”

隔代亲到底是名不虚传。

等到顾守江买完红灯笼,到家以后郭英又让孙女表演走路给爷爷看。当场骗得顾听澜一个大红包。大红包就掖着腰上,别在尿布里面,小瑶瑶一走一颤,大红包硬是掉不出来。

吃元宵安排在晚上,白天还有时间,顾听澜就带着花芽和王天柱去正阳门长长见识。

这还是郭英告诉他们,老北京人有摸摸正阳门的钉子,能让人丁兴旺,子孙后代健健康康。

花芽还以为这种封建迷信活动不会有很多人参加,毕竟她这么能耐的婆婆在家里也只是小声的跟他们提了一句。

到了正阳门花芽发现自己小估了老百姓们人丁兴旺的决心。

正阳门下面朱红大门上的钉子已经被摸的掉了漆,开始还有人在门前管着不让摸,后来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管事的人都被挤走了。大家一拥而上,摸摸蹭蹭好不快乐。

花芽也趁机在金黄色的钉子上摸了几下,又把地方让开,让顾听澜也摸摸蹭蹭。

王天柱不往他们那边去,自己从人缝里找了个机会,往钉子上摸了摸,主打一个不求人。

等到摸完钉子,前门大街那边有扭秧歌的,顾听澜带着他们娘俩去看扭秧歌。还特意走了一座六渡桥,等到小汽车行驶在桥中央,让花芽跟王天柱下车,从桥上随着人群走下去。据说这还是个走百病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