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晚上睡觉之前, 花芽赖唧唧地争取到在卧室泡脚。

顾听澜坐在床下的小凳子上,一副贤夫态度地在水盆里帮花芽搓着小脚丫。

感受到她的脚丫泡的滑溜溜、热乎乎的,把腿上的毛巾拿起来, 包着她的脚擦了擦, 然后将人掀到床上去。

花芽在软和的大床上打了个滚儿, 瞅着顾听澜继续用她的洗脚水泡脚。她爬到床边,想要伸手学着顾听澜给她搓脚的样子, 帮他也搓一搓。

顾听澜挡掉她的手,水盆里的艾草药包扔到垃圾桶中,与撅着小嘴准备撒泼的花芽说:“作的话晚上就不抱抱睡。”

这句话着实有力度,花芽马上滚回到被窝里, 乖巧地眨巴着大眼睛等着顾听澜上来。

顾听澜把水倒掉,将外面的炉子检查一遍。随后门窗也检查了一遍。

“你干嘛呐!”花芽拍着空被窝,催促道:“快点。”

顾听澜关上客厅的灯,来到卧室,笑道:“这可是你说的。”

“唔.”花芽明白顾听澜的意思了, 她把被子挡住半张脸, 结婚这么久, 她还是对这方面有些小害臊。只是她愿意在顾听澜面前表现出她的坦诚。

顾听澜见她的小模样,关掉卧室的灯, 借着窗户外微弱的星光来到小妻子的身边。

他对于花芽而言, 像一座高山,像一块坚硬的岩石。

可靠又充满着雄性掠夺的力量。

*

一九七三年, 三月二十日。

这是大禹岛上最为重要的日子——开岛。

冬日之前在冰面上定下的红色浮标, 被军人们一一回收。冰面没有完全融化, 封禁解除的第一时间,岛外涌来近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最前面驶过来的三艘船只, 是专业破冰船。由黄海一路顺洋流到大禹岛外,为了今天这个日子,已经等待了十天。

破冰船呈现三角形前进的领航姿态,后面有拉着新上岛的人们过来的客船、有运送春季物资的商船、有专门装载着果蔬种子和牛羊崽子,送往大禹岛的养殖船。

花芽头上的棉帽换成毛线帽,里面夹着薄薄的一层棉。她与周文芳二人一起看着海面上数不清的船只,感叹地说:“真是太壮观了。”

周文芳指着远处缓缓行驶来的大型船舶,应该是为了新码头的建设从别的地方调配而来海上建设船种。奇形怪状的样子,她与花芽两人闻所未闻。

“我大哥说,新码头要填海,还要把海下的暗礁全都炸掉。”花芽难掩言语中的骄傲,显摆地说:“这次是咱们军团自己建设,不再邀请外国顾问专家什么的啦。”

周文芳能理解这份激动的心情,别人愿意伸出援手固然是好事,但总是依靠别人的帮扶,自己永远不可能真正的站起来。更何况,对方的帮扶还是建立在表面上,并不是诚心实意的。

破冰船刚驶入码头附近,码头上响起霹雳吧啦的鞭炮声。

海岸边、码头上、英雄碑栏杆前,全都挤满了人。这种景象即便年年都能见到,可谁都看不够。

岛屿解封,大禹岛上上下下的齿轮开始重新转动。

花芽笑盈盈地拍着手,特喜欢这副积极向上的景象。周文芳眼神中同样透着笑意,她与花芽说:“过几年说不定真看不到解封的场面了。”

花芽想了想说:“还真是的,等到跨海大桥能够投入民间使用,正常的生活往来可以从路上走,岛屿封不封真的没有太大关系。最多是在冬期的时候限制货船出入,别的不会再受到制约。”

周文芳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感叹道:“你大哥他们遭的罪没白受,大禹岛再也不怕成为一座孤岛了。”

海上与陆地双面通行,的确有了可以权衡利弊的选择权。像是萨丁镇原来的镇长,若是在没有大桥可以通行的时候,也许真能害一害大禹岛。

可惜跨海大桥的竣工,以及海城政府对031部队有积极交好的态度和紧急救援的行动,于情于理,都会成为大禹岛上下的第一选择。让原萨丁镇长的一腔恨意与计划打了水漂。

不过这不会破坏大禹岛与萨丁镇的老百姓之间的友谊,看到政府不作为,萨丁的老百姓自发组织救援的行动,感动了大禹岛许多人。

落井下石易,雪中送碳难。

大禹岛的百姓和031的所有人都不会忘记这样的恩情。

花芽和周文芳两人看完整场岛屿解封仪式,天气正好,她俩慢悠悠地往操场上走走,趁着太阳好,晒晒太阳、散散步。

她俩走在路上,看到三五位提着红油漆桶的同志,脚步匆匆地往墙边走去。

她俩顺着看过去,靠着操场的办公楼侧面,已经有人站在木梯上用白漆刷着大字:要抓革命,促生产。

墙根处,还有人不断的用喇叭重复宣传这几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