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4页)

跟在她们后面的老顾客听了这人的话,摇摇头馄饨也不吃了,直接走了。后面几个人也犹豫着要不要走。

方圆拉着花芽让她算了:“原来这里的老摊主很和善,我记着他的好,咱们今天就算了。”

方圆白给出去五角钱,拉着花芽也没吃直接走了。后面排队的又有两个人没给钱也走了。

花芽心里不服气。

方圆说:“去年他爹还免费给穷人家送馄饨呢。我这五角钱就当做好事了。”

方圆回头看了眼馄饨店,可惜地说:“馄饨大爷不干了,里面做馄饨的是他儿子.哎,那么好的手艺以后吃不到了。”

“我还纳闷你怎么觉得那种馄饨好吃。”花芽也叹气:“这也就是一锤子买卖。他爹干一辈子的人缘,都得被他毁掉。”

方圆说:“可不是么,每次我过来都会吃他家的馄饨,下次我也不来了。”

她俩正在说话,没走两步听到馄饨店里有人跟新摊主吵上了。

就算岛上允许他们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偷摸赚点外快,好用来购买过冬的东西,免得老百姓挨饿受冻。可真要发生争持,避免影响,多数都会被市集上的管理办除名。一旦出除名,再想在这里面做小买卖就难了。

一年也就两次的机会,馄饨摊上的新摊主因为不好好做生意,赚黑心钱,导致管理办的人闻讯赶来。后续怎么样花芽和方圆都没了兴致,两人继续在市集上采购。

她们肚子饿就在边上买了块吊炉饼子吃,酥酥脆脆很好吃。花芽吃完多买了两块,准备带回去给顾听澜和王天柱爷俩尝尝。

买完东西,已经到了下午。

跟着车回到东院里,花芽大包小卷的往家里搬。棉被可以在卖棉花的地方做好,棉衣之类的还是得拿回家一针一线的缝。

方圆在花芽家帮着缝棉衣,俩人合力帮王天柱往里面塞了不少新棉花。

“今年我家那两个长的没王天柱快,去年做的棉衣还能再穿一年。我跟你说,这个时候小孩长的太快,千万别不舍得放布料。你看我给天天和乐乐做的棉衣,去年袖子长一大截,都得挽起来穿,今年就刚刚好。”

方圆跟花芽两人在床上用粉笔头画着棉衣的版型,主要是方圆来画。花芽做这个没个准,需要方圆把棉衣的版型画出来,她照着缝。

“要像这样往里面勾一点,要不然做出来的腰身跟水桶一个样。衣服下摆做出来要多三指的宽,要是觉得长得快,可以再加一指。”

方圆一点点教着花芽说:“你别嫌孩子穿大的丑,真要是一年年做新的,活把人累死了。你们家王天柱窜的太快,你看,这里的袖口至少还得往外面拉这么长。”

花芽伸手帮她按着布料,将她说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记在心里。

“每次给他们做衣服,剩下来的布头要收好。他们玩心重,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把衣服刮破。用别的颜色的布头打补丁不好看,用原来的布料缝的细一点远看不打眼。就算没刮破,来年短了,还能用布头把袖子和裤腿接长一块呢。”

花芽趴在床上虚心受教,一会问问这个、一会问问那个。

方圆低着头画完版型就开始帮她裁剪,等她裁剪到一半,听到床边上打起了小呼噜。花芽学着学着睡着了。

方圆笑不行了,也难为花芽自己一个人准备过冬的东西,还张罗着为其他人考虑。每天忙的不行,眼眶下面微微发青,看起来就是没休息好。

方圆把抱着布料和棉花往客厅里去,放好东西后,又给花芽盖上被子。让她好好的休息一下。

花芽睡醒以后,看到方圆还在客厅里做棉衣。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小疯子似得跑到厨房里给方圆冲了杯麦乳精。

“嫂子姐,我给你揉揉肩膀呀。”花芽笑嘻嘻地过来,头发披散着也懒得扎起来。

方圆捶捶肩膀,觉得还好。接过搪瓷杯,跟花芽说:“你按照我做的袖子厚度往里面塞棉花就行了。别的我都给你缝好了,最后收口的时候你记住要缝两道,免得棉花从缝里跑出来。”

“我记住啦。”花芽也给自己冲了杯麦乳精,午觉睡的美美的,小脸蛋红彤彤的。

“行吧,我还得回去给孩子们做饭。”方圆站起来,把腿上的棉花扫了扫:“你要是不想动弹晚上就到我家里凑合一口吃。你大哥最近也忙,这两天晚上都回不了家。”

花芽跑到饭桌,拿起塑料袋说:“你帮我把吊炉饼子带给他们。我大哥这么忙呢?”

大桥工程马上就要竣工,正是需要专家验收的时候。等到专家验收试通车,就可以正式向北京领导们打竣工申请函。

这样到了开春,就能从大桥上坐车直接到海城,不需要再在萨丁转船途径暗礁岛这般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