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3页)

岛上能邮寄到外面的特产也就是海产品,跟花芽一样,全是最近晒干的新鲜鱼虾。邮局里都是腥呼呼的味道。

其他家属们还给外地的家人们邮寄了旧军装和解放鞋。花芽的妹妹和弟弟都当兵了,这些不需要,省了点邮费。

前面家属总算走了,轮到花芽时,当她把有邮寄的包裹打开,对面的战士倒吸一口气说:“同志,你们家的海产品真多真好!”

她一句话,引得边上不少家属看过来。

花芽大大方方地让她们看。

旁边队伍前面有位婶子,伸出手跟柜台上放着的大对虾比了比说:“了不得,晒干了还有我手掌这么大。”

再侧过头看到叠成一叠的鱿鱼,晒干的鱿鱼须须都有七八十厘米长。触角上的吸盘能有拇指盖大,看的人胆战心惊的。

花芽又从包裹里掏出一大袋干海参和干鲍鱼,围观的家属们面面相觑。

不知谁说了句:“这是顾团长的媳妇。”

“哎呀,还是顾团长厉害啊。瞧瞧这些东西,我们家那个怎么都弄不到这些好玩意。”

“可不是么,我听人说,他们小夫妻两人一天就能捞两船的海货上岸。我们家老赵帮他们收拾,还送了我家老赵不少好东西呢。”

“这小姑娘也厉害呢,你看她把这些收拾的多干净。晒的也干,梆硬梆硬的。寄到天边也不怕长虫子。”

花芽听在耳朵里,面上不显,心里还是很得意。

她家八斤自然厉害,指哪儿捞哪儿,不喊累不怕累。当然军功章也有她的一半,要不是她跟小肥雀一起配合,八斤肯定捞不到这么多好东西。

花芽脸上喜滋滋地,美着美着突然想起一件事!

小肥雀?

对呀,小肥雀呢?

该不会被她忘在橘子岛上了吧?!

那只小家伙吃完就睡、睡完就吃。肯定是他们离开橘子岛那天,它单纯的以为他们只是出去摘果儿了,就没有跟上。

花芽:“.”

完蛋。

也不过三个小时的船程而已,虽然最近海面上的妖风大,它也能顶着风找到回家的路.吧?

花芽亏心了,也不得意了,寄完东西赶紧往家里跑。

准备打听打听最近还有没有从橘子岛过来的船。

*

两日后。

“这是他打给我的电报?”

周文芳在小院里晒着车前草。这是花芽在落雁山帮她采回来的。车前草可以清肺止咳,冬天在暖气屋里待久了,周文芳总会咳嗽几声,今年有花芽帮她摘了好多车前草,冬天应该能好过不少。

谢伟民站在小院外面,鼻尖冒出汗。他手抖着把电报转成的信件递给周文芳,周文芳接过去以后没着急看,反而说:“你正好来了,帮我把晒衣杆修一修。”

“诶!”谢伟民本来局促地站在小院外面,得了周文芳的邀请,往裤子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推开小院矮门进来了。

这是他第一次进到周文芳自己布置的小院当中。以前都是装作从前面路过匆匆扫过一眼,进来以后,感觉小院的空气都是芬芳的。就连砖缝中的野草都是浪漫的。

他看到周文芳请人搭的土灶台,土灶台上面干干净净。土灶台旁边还有个带着烟道的炉灶,有些像他在河北看到的吊炉那样,比一般的吊炉要胖点。

他没话找话地说:“你在家里还自己烤鸭吃啊,小日子挺滋润的啊。”

周文芳已经被他整的心如止水,淡薄地说:“不光烤鸭,我还能做烤猪呢,你要不要试试?”

“那怎么能让你受累呢。回头我给你弄几条大肋排,你烤个肋排就成了。”

谢伟民不知道自己在周文芳心中已经跟四条腿的猪不相上下,眼睛还在不停地打量着周文芳的小院。

周文芳认由他打量,自顾自地进去拿杯子给他倒水去了。

谢伟民看到桌面上还放着喝了一半的咖啡,伸出手悄悄地在杯把上摸了摸。光是这样,他的心脏就在狂跳。

周文芳在厨房的窗户里看到他如此没出息的样子,“啧”出了声。原本还想给他弄点茶叶,周文芳气不过,把装进去的茶叶又给倒出来。

便宜给谁,也不便宜给这只猪。

“先喝点吧。”周文芳把杯子递给谢伟民,谢伟民张口就灌,一口闷了。

“好.水。”

谢伟民话说一半,发现既不是茶也不是咖啡,就是简简单单的白开水.尴尬的脚指头抠地。

周文芳对他的傻气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她指着小院里面前些天自己安装的晒衣杆说:“不知道怎么回事,稍微挂上两件衣服就摇摇晃晃的,有两回风大,差点吹倒。”

这算不了什么大事,周文芳手劲不够大,这种事情总归男人做的好些。

谢伟民看了眼,跟周文芳说:“下面我给你做两个撑子出来,多大的风保管吹不倒。你这里还有木板和锯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