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2/3页)

悠斗点了“是”。

对话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显示“连线中”的屏幕。

几秒钟后,须藤的上半身出现在屏幕里。

“哟,悠斗。这里可真先进呀,还可以进行‘茧’内联络。”

须藤注意到悠斗身前的课桌和课桌上只拿了8分的试卷一角,收了收看到新鲜事物的语气,问道,“你在进行什么样的训练?网球理论训练吗?”

“不,是以‘提升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躲避球训练。”

悠斗大致解释了自己的情况,问须藤,“须藤前辈在进行什么训练?”

看起来在一辆汽车里,而且是坐在主驾驶的位置。

须藤在“有求必应”室。

这是一间类似“用户反馈”的自由房间,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告诉“茧”,如果是目前可实现的需求,“茧”会做出回应。

须藤试了试,发现可以学开车、学开飞机、学拆弹、学射击……是个不得了的地方。

须藤明年就可以考驾照了。

如果能在“茧”里学会开车,就能直接参加技能考试,省下一笔学费。

没想到还能在“茧·网球”里学习开车的悠斗:好厉害。

不论是“茧”的研发团队,还是发现这项功能的须藤前辈,都好厉害。

须藤:哪里哪里。

“先不说这些了。”须藤将话题带入了正题,“悠斗,你找我有事吧?”

……

听完悠斗的三场挑战,须藤摸了摸下巴,评价道:“‘茧’的评分还挺严厉的。”

不过如果想在短期内有一定提升,或许就需要这么严厉的评分系统,把选手各自的优点和弱点充分暴露出来。

“总之,先让我看一遍你的两场挑战录像。”

悠斗刚要让“茧”播放自己的挑战录像,想起自己两场挑战的2400米/秒球速。

“那个、须藤前辈,可以……”

可以不看录像吗?

悠斗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电子音响起:[共享屏幕。]

[第一场挑战录像,球速设定:100米/秒。]

“等一下,先暂停。”须藤对“茧”说完,问悠斗,“你要说什么?”

悠斗:“不,没什么。”

没想到“茧”会根据观看人的不同自动调整倍速。

而且他跳到墙壁和天花板上的镜头也全部变成了地面上的镜头。

这让悠斗松了一口气。

须藤挑了挑眉,但没有追问,挥手让自己这边的“茧”播放视频。

看完两段视频,又看了试卷上的问题和悠斗的回答,须藤眼里划过一丝了然。

“这是一场‘诱导’。”

“先将球速定在100米/秒……从视频看,这个速度不会把你逼入绝境,也不会让你游刃有余地通关,目的是让你专注起来,把注意力集中在‘躲避球’上,而不是其他地方。”

如果把球速定在“单靠运动能力无法躲避”的等级,悠斗势必会开始思考,寻找“破局”的方法;而如果把球速定在“轻轻松松就能100%躲避”的等级,悠斗就能意识到光躲球是不够的,他会一边躲球,一边思考“要怎么做才能在挑战里拿到高分”。

“通过这种方式诱导你忘记‘目标是提升思维能力’后,‘茧’又通过问问题和打低分的方式,诱导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规律’上。”

须藤猜想,当第一关结束时,悠斗的想法不外乎是“原来要在躲避球的同时寻找规律”“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内容”“我要吸取这次的教训”等等。

于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寻找规律”已经成为了在挑战中拿到高分的方法。

须藤继续道:“而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规律’上时,思维会再一次变得局限。”

“换句话说,你的思维停留在了第一场挑战里。”

须藤让“茧”播放了第二段视频的开头,将悠斗忽略的一点拎出来。

“举个例子,在第二场挑战开始前,‘茧’问的是‘是继续提升思维能力的挑战,还是开始新的挑战’,然而你理解成了‘是重新进行刚才的挑战,还是开始运动能力的挑战’吧?”

努力记笔记的悠斗:!

确实。

明明“茧”当时问的是“继续挑战”,而不是“再次挑战”或者“重新挑战”,他却完全没有注意,思维还停留在上一轮。

“第二轮挑战开始后,你将重点放在了寻找规律上,当找到的规律越来越多,你发现了一条‘安全路线’。”

“从第一轮开始的诱导和麻痹在这里开始起作用:你发现了一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观察找到的安全路线’,你很信任它。”

如果这条路线不是挑战者亲自发现的,而是“茧”指引,比如突然亮起来的路线,挑战者一定会心生警惕,不会轻易上钩。

“而认定这是一条‘安全路线’的后果是,你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