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青春

上海回寰州的动车时长九十分钟,九十分钟里乔青羽笔耕不辍,写满了整整三页A4白纸。用的是钢笔,一笔一划均不马虎,练字般全神贯注。她坐在窗边,却忘却了窗外的风景,偶有思索,就把视线放在用来压纸的水晶球上——她在上海买的唯一一件纪念品,大小如乒乓球,透明球体内是一座迷你东方明珠,轻轻摇晃能扬起里面的白色碎片,像漫天飞雪。

她本想细细记下这三天的经历,笔下的句子却像是自己长了双奔跑的脚,飞快掠过第一天遇到的困难,认识新朋友的忐忑和欢欣以及比赛时的淡然平静,写到明盛出现时,脚停了,开始踱步,细细回味每个细节,深怕错过一分一毫。去外滩吹冷风的夜晚乔青羽写了整整一页,今天明盛出现在狭小的颁奖现场为拿到一等奖的她鼓掌,她写了大半页。最后两段像是梦里的呓语,朦胧又直白,热烈又深情,回望和期盼混杂在一起,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看第二遍。

火车马上到站,乔青羽把三张白纸叠好,塞进一个已经贴好邮票的牛皮纸信封,写上了朝阳新村的地址和收信人,把封口平整封好,而后拿出另一个大的白色信封,把牛皮纸信封塞了进去。

出站后她把信封投进邮筒,寄给了孟小曾。

前一天在上海老街闲逛时,他们发现一家“时光邮局”,可以代为寄信给未来。当时一伙人纷纷写了明信片交给店家,有设定一年后寄出,也有设定十年后寄出的。乔青羽当时不为所动,可今天颁奖典礼结束,退房,进入人潮汹涌的虹桥火车站,回首望见玻璃外明盛一动不动的身影的那一刻,在巨浪般席卷过来的不舍和哀愁下,她毅然决定要留下些什么。

时间是水,最擅长抹平一切了;她必须把这短暂的三天变成字,刻进纸里,永不消失。

她知道孟小曾还要住两天,所以把信寄给了她,请她帮忙拿到店里。对于店家的保管费用,孟小曾在短信中爽快地表示算了。

“既然我认识你了,过两天我干脆来寰州玩,你得当地陪顺便请我吃个饭吧~”她在短信中说,“我只要除夕那天赶回家就行。”

能不能当地陪,乔青羽并不确定——明天李芳好就会回来,带着乔礼隆。对于自由的孟小曾来说,自己无法独自出门的生活一定是不可想象的。

如何向李芳好解释自己这个凭空冒出来的朋友,以及万一李芳好不同意,如何向孟小曾解释自己的困境,是乔青羽回家路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拉上乔劲羽,说是去书城,可行吗?没钱请孟小曾吃饭,私下向乔欢借点钱,可行吗?

乔青羽感觉飞驰的动车就像是隧道,那头是梦境,这头是现实。回到寰州已是傍晚,天空灰沉沉的,却倒没让她特别不适——她知道梦境留恋无用,自己只是醒了过来。

那个小水晶球被她握在手里,捏得发烫。

下公交车时天色已全黑。乔青羽把羽绒服的兜帽戴上,步伐匆匆经过冯老板娘的书报亭,手掌紧紧包裹着那颗滚圆的小宇宙,心想,还剩一晚上的自由,我必须隐藏好、保护好它。

-

恰是饭点,她决定先去店里吃饭,顺便报个平安。乔欢正忙着给一桌客人端面,看到乔青羽进门,高兴地喊了她一声。

“刚我还跟你爸说别急,你肯定马上到家,”放下两碗面,她牵住了往后厨走的乔青羽,头凑过来,“我跟你讲啊,你妈刚到。”

乔青羽感觉自己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我妈已经到了?”

“喏,到了半个钟头,小羽刚拿了吃的回家给你妈妈和爷爷,”乔欢说,“要不你也拿回家吃去,你妈一来就问起你了。”

“好。”

走进后厨,乔陆生刚把一盘菜倒进油锅,油烟刷地腾起,遮住了乔青羽的视线和声音。

“爸!”

“回来啦?”乔陆生边挥动锅铲边大喊,“你妈提前一天回来了!”

“我知道!”

“肚子饿了吧,下一盘多做一点,你也吃炒饭好伐?”

“好!”

锅里平稳了,乔陆生把锅盖盖上,关小火,转身切菜,又说:“我跟你妈说你去图书馆了,你记住。”

“嗯。”

“钱够不够用?”

“够,”乔青羽边说边从书包掏出剩下的一百多放在旁边的台子上,“还剩这些,爸。”

乔陆生瞄了眼:“你很省啊。”

“还有这个,”乔青羽把书包放下,从中拿出一本荣誉证书和一个盒子,把荣誉证书翻开,从盒子里拿出透明奖杯,“爸。”

乔陆生放下菜刀,眯着眼凑近看了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哇,一等奖啊。”

“我是不是不能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