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7页)

直到他听见身后传来对讲机的电流声,在空寂的废墟里,滋滋啦啦地响着,紧跟着,对讲机里传出熟悉又久违的中文,是陈瑞的声音,他在指挥:“飞鹰报告,所有人全部到3号屋集中!这边有生命体征!这边有生命体征!”

时值此,梁秦才知道,他们刚才经历了一场图斯兰五十年来最大的地震。

他扯了扯紧绷的嘴角,嗓音干涩的疼,像个埋在地底下的老古董刚被人剖出来,冒着灰扑扑的土。

然而这位从没哭过、擅于掩藏情绪的老教授,似乎在那瞬间没忍住,眼眶里全是热泪,和着灰,滚落下来。

不为什么。

为这个一直拿自己后背替他挡住沉重房梁、一直失意从未得意的得意门生。

他曾经不甘,间接表达自己对他的失望,怒而拐弯抹角地严厉质问他,你还是曾经那个徐燕时吗?

他始终不为自己的争辩,他只是轻声而又无奈地说,老师我没变。

虽他后来也后悔不该说那些话,尽管真心诚意地找他道歉,可内心还是认为他变了,徐燕时这么通透的学生会没有察觉吗,他没有点破,也没有怨言,还是放下项目陪他来了。

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现实。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梁秦,你总怪学生出了社会就变了,又何曾为他们想过,他们一路走来,拒绝了多少诱惑,你又何曾全部了解?

克莱韦教授私底下找过徐燕时,徐燕时回来就同他说了,克莱韦想邀请他去他美国的定位偏向实验室。

徐燕时当时也挺诚实地跟他说了,有点心动,毕竟可克莱韦教授在国际上的名声是有目共睹的。但克莱韦建议他加入美籍。

梁秦当时问他:“你怎么想的?”

徐燕时摇头,挺无奈地说:“我很想跟着克莱韦教授学习,可不想加入美籍,所以拒绝了。”

梁秦当下欣慰,难抑激动情绪,等人走后,找到秘书长在监控下拨了个电话出去,电话那头的人似乎等这个电话很久,是一道温婉却干练的女声,中文不太流利。

“梁秦教授?”

“尊敬的伊莎贝拉女士,请不要再试探你儿子了,徐燕时他想留在中国。我之前就跟您说过,他是不会去美国的。”

女人声音低了些:“梁教授,您不要紧张,我不会逼他的,我只是想如果他来美国,我可以照顾他。”

梁秦忍不住冷笑:“那您早干什么去了呢?在他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您不在,在他父亲抛弃他的时候,您也不在,好不容易他撑过来了,您说想要照顾他,不免让人笑话。如果他知道克莱韦教授找上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您的话,我想他不会高兴的。另外,伊莎贝拉女士,我承认,您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建筑师,但是,您绝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

那晚电话挂断,望着窗外鹅黄色的明月,梁秦久不能入眠。

有些话不敢说,怕太冒昧,也怕徐燕时心里不舒服。

直到此刻,眼前的断壁残垣,满目萧然,他忍不住搂紧他,喃喃地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终身为父。

燕时,我带你回家。

他闭上眼睛想。

-

东和集团辞职事件很快就上了热搜,如此大规模的辞职,忽然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辞职热,甚至有人怀疑,东和的管理运营方式是不是都存在问题,才会引起这次大规模辞职事件。

甚至还有知情人士出来爆料,东和内部腐败不堪,领导阶层之间明争暗斗,压根不考虑员工感受,有人说自己在东和做了三年,被顶头上司压榨了三年,成为了上司间权术玩弄的牺牲品。说得还挺有模有样的。

职场权术话题忽然成了那年夏天的热门,甚至有人频繁在知乎开贴。

——说说你曾遭遇过的职场潜规则?

——你曾见过职场最黑暗的手段?

诸如此类,一时间,将东和集团推入了水深火热中。

向园找人查,发现爆料者都是同一个ID和账号,家冕气急败坏地要公司公关赶紧发帖澄清,被向园拦住。

网络舆论环境她太清楚了,公关做得好,舆论风向瞬间可以扭转,公转做不好,舆论风向不仅一边倒反而会越描越黑,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着急发公关,越要沉住气。

有时候公众要得并不是一个真相,他们并不关心你们东和内部到底怎样,是不是真的存在腐败问题。有些事情,一旦揭露出来,公众的视线会自然而然地偏向弱势方。

大多数人是看客心态,站了他们自认为公正的一方。大多时候,自认为公正的,都是弱势群体,更别提职场这个环境,大多数人都对工作和公司及上级抱有偏见,只会自我代入,就更义愤填膺。

赖飞白没想到向园一个没经历过公司管理的小姑娘能想到这么多,实属不易,这些都是他们在屡次的失败教训中才得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