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2/16页)

姜玉莹是唯一一个,在姨娘走后,让她将心中生出的不堪心思,真正践行的人。

甚至,已经是第二次了。

她抬起手,水珠顺着指尖滴落,轻声落到铜盆中。窗外的雨,依旧哗啦个不停,水珠滴落,这般微小,唯有在夜间寂静时才能听见的声响,也就无人在意。

橘糖递过来了干净的帕子。

她接过,轻轻擦拭着自己的手指,直到所有湿润的触感消失,她才放下了帕子。雨依旧在不停地下,就好似,这世间,有什么莫大的冤情。

这般想了一瞬,姜婳又摇了摇头。

已是冬日,若真的冤情,为何不下雪。要那种漫天的,茫茫的,能覆盖住一切的雪。她依旧耐心地等着雨停,甚至一直等到了昏过去的姜玉莹苏醒。

布袋中的人,从最开始的奋力反抗,到最后的轻微挣扎,不过用了一刻。

她望着那方依旧有微小波动的布袋,眼眸停留了瞬,随后又转身,开始看窗外的雨。寒蝉用布堵住了姜玉莹的嘴,她暂时不用听到那讨厌的声音......

她未发话,橘糖也就沉默地站在一旁。

等到日暮时,下了一日的雨,终于有了要停的意思。屋檐的雨滴依旧在不停地落,姜婳垂着眸,望向了一直站在门边,冷着脸的寒蝉。

“此时去南山,约莫要多久?”

寒蝉言简意赅:“半个时辰。”

橘糖看了看天色,俯身说道:“娘子,不回府吗?南山那边,此时雨天路滑,马车也走的慢,不若回府中。”

说着,她声音小了些。

“至于姜二小姐,寻个客房‘安置’便好。我再去寻几个人看守,娘子要做什么,在府中,也方便些。”

姜婳轻摇摇头,望向已经不再挣扎的布袋。

“去南山吧。”

橘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担忧地望着面前的娘子。娘子其实周身都已经很平静了,但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她想起娘子那碗尝不出甜咸的粥,心中的担忧,不禁更盛了些。

这两日,她其实有觉得,娘子的情绪有变好。但是今日见了姜玉莹,便又变成了从前那个样子。

只是......比起从前,娘子似乎变得更会收敛自己的情绪了。

无波无澜的,像谭死水。

*

马车行走在泥泞的路上,姜婳在车厢内,翻阅着桌中的书。

秋日寒涩的风,顺着窗沿缝隙吹入,寒了她纤细的指尖。她没太在意,只是认真看着手中的书。等到书翻了四五页,马车也缓缓停了下来。

南山的院子,是一处比较偏僻的宅子。

周围没有几户人家,此时晚了,除了几户面前亮着一夜都不会灭的灯,便只有她们要去的那一处,灯火通明。

姜婳被橘糖搀扶着走下来,橘糖撑着一把伞,望向后面的寒蝉。

随后,几人一同,步进了府邸中。

府邸偏僻,他们鲜少来,平日府中只有一个已经年老的管家。管家今日听说夫人要来,又想着今日恰是冬至,便拖着苍老的身体,点亮了府中的灯。

外面下着雨,老管家原本以为,夫人该是不来了。

正准备将挂上的灯再一一撤下来的时候,远方突然传来了马蹄声。他忙从府中出来,但奈何走的慢,不等他到门外,就看见了已经进来的夫人。

夫人身边只有一个丫鬟和一个侍卫,那个侍卫还扛着一麻袋什么,他老了,不太看得清。

见到愈来愈近,老管家忙上前行礼:“夫人,今日雨这般大,怎么还是来了。”

姜婳忙将人扶起来,眼眸在室内通亮的烛光上停顿一瞬,轻声道:“夜已经深了,元叔您快去睡吧。待夫君知晓,如此晚我还来打扰您,怕是要埋怨我了。”

元叔忙摇头:“夫人说的哪里的话,那边,老奴也为夫人打扫好了,老奴这便带夫人去。”

橘糖忙上前,挽住元叔的手:“如此晚了,您老就快去休息吧。那边,我陪娘子去就好。您看,寒蝉这也在呢。”

元叔这才停下来:“夫人也早些歇息,今日是冬至,夫人和公子,有在府中吃了饺子吗?”

“吃了吃了,娘子和公子都吃了十来个。”

橘糖一边点头,一边将老人送出了门。

寒蝉站在暗影处,麻袋被静静地放在地上。

待到橘糖回来,就看见,娘子眸中没有什么表情地,端坐在案几前。她上前一步:“娘子,要先去那儿吗?”

姜婳向着侧后方望了一眼,轻声应了。

府中灯火通明,唯有一处,只在门前亮着一盏淡淡的灯笼。橘糖原想去为姜婳推开门,却被她一把抓住了手。

“我来吧。”

橘糖没有说话,安静地退下。

姜婳眸中已经算很平静,但双手接触到门的那一瞬,还是颤了一下。

“咯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