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表妹小白莲(10)(第2/3页)

红玉小心翼翼的把人从马车上扶下来,紧接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铺子。

沿着楼梯上了二楼,二楼便是接待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贵客的地方,分成了一间间的小屋子,里面小厮、丫鬟、点心、茶水等一应俱全。就在陶桃几人走到走廊尽头那间特殊的房间内的时候,红玉关门之前的一瞬间,她好似有所感应似的扭过了头。然后就看见隔着几个房间的门打了开,裕盛堂的伙计先行一步走出,恭敬的引着一位公子下楼。

那位公子穿着玄色长袍,光是看个背影就能感觉出这人定是气质上佳的。

见那人在伙计的指引下准备下楼,陶桃便收回了目光,任由红玉将门给掩了上,恰好错过了已然快要走下楼梯的男子投过来的目光。

“小姐今日亲自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呼兰柯,也就是这家店的掌柜的,亲手泡了一壶不含茶叶的‘养生茶’之后,将那杯呈现淡黄色的茶汤递了过去,随口问道。

“没意思。”陶桃接过茶杯,撇了撇嘴,十分嫌弃:“在府中有个管家婆,出门在外有个管家公,要我说你们俩凑一起正合适。”

呼兰柯听到这话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仍旧是一副淡定的模样,可红玉就没有这种定力了,神情变得有些别扭和不自在,上前将其手中的茶杯给抽走了:“这汤还热着,小姐还是等凉些了再饮。”

陶桃本也就是随口一说,所以只是耸了耸肩,然后问道:“刚刚下楼那位,我若是没看错,可是祁国公府上的那位少爷?”

“正是。”

“怎么,他经常过来裕盛堂吗?”

呼兰柯摇了摇头:“倒也不是,这位祁公子自打一年多以前就承其祖父祁国公的意愿,入了军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领兵戍守边关,只有在偶尔回京述职的时候才会来这里。大多买上一些新奇有趣儿的东西,拿回去逗祁国公开心。”

陶桃闻言眸光微闪,不知道在想写什么,半晌之后才将面前那已经温了的养生茶拿起来,喝了几口继续道:“你之前从禹国带回来的那套红宝石纯金孔雀头面我记得就很好,做工精致就算比之皇宫中那些能工巧匠也不遑多让,可卖出去了?”

“尚未。”呼兰柯摇头:“但许是很快就会卖出去了,那套头面属实有些贵重,一般的夫人小姐们总要细细掂量掂量。不过眼瞧着六皇子和庞家小姐的大婚临近,许是为了博佳人一笑,六皇子早几日派人来特别嘱咐小人,说是庞小姐近日会来店中买上一些首饰,拿出来那套头面给庞小姐瞧瞧,瞧的好了六皇子便要买下送予庞小姐。”

啧,秀恩爱的手法,很是娴熟啊!看来坊间传闻,六皇子十分心悦这位未来的皇子妃,半点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就算委托者并未嫁给阮炀,庞瑶仍旧是坚定不移的按照原本的剧情线在走。只是不知没了委托者可以供阮炀发泄,如今那位还黑化没有,又是何种模样。

看着陶桃在问完两句话之后又陷入了沉思,呼兰柯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未出言打扰。

而此时陶桃的思绪已经飘回到了两年前的那次意外,到底是谁想害她,她有想过许多种可能。不过因为委托者一向不喜爱交际,在阮府住的那么几个月,接触到的人十分有限,更别提得罪谁了。

要说让她气的最狠的就是陶氏和老秦氏了,但这两个人都属于有些坏心眼,却并不一定能够生出这般狠毒的心思。而且她们二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十分的看重阮府的名声,既然在以尚书夫人姜氏为首的那些贵妇的盯视下答应了让她回桐州,那么必定不会食言。想当初她在事后和陶家二老一起返回京城的时候,还偶然听到了一些流言,说的莫不都是阮府心肠歹毒至极,竟连一个孤女都要赶尽杀绝,只因对方让阮府折了面子。

这流言对于阮府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几乎可以想象的到陶氏和老秦氏那焦头烂额和气急败坏的模样,她们又没有真的傻到那种程度,所以定然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

接着便是阮炀,彼时他虽然生气委托者的所作所为,但是委托者若是真的身死对他更是没有半点好处,他正处于即将殿试的关键时期,想来能够走到那一步的人应该不会这般蠢笨才是。

绕老绕去,就又绕回了庞瑶那里。

接着陶桃就听闻了镇军大将军家的嫡女和六皇子定了亲的消息,这才在脑子里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捋顺了。在原剧情当中,因着委托者和阮炀双双落水,最后迫于压力两个人又凑做了一堆,庞瑶这才有借口名正言顺的脱离阮炀,转而投入六皇子的怀抱,不仅没有伤及二人之间的情分,反倒是让阮炀后悔愧疚不已。最终成功黑化,站在了六皇子的对立面却又对他的皇子妃念念不忘,甚至为了庞瑶意图推翻六皇子,将人给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