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2/3页)

辽东将士们原本也已经有那么一丝恐慌,可是听游击大人提到沈抚台,他们又升起了信心。

沈抚台说要救援的,那就一定会救援!

几个月前,被鞑子阿济格、济尔哈朗两旗围在笔架山时,不也逃回来了么?沈抚台说不会抛弃的友军,那就肯定不会抛弃!

张狗的人马再嚣张,还能强过阿济格、济尔哈朗不成?他算个什么东西!

这么一想,这些辽东撤下来的士卒,全部双目血红,大开大阖死战不退,

僵持了一会儿之后,反而让一鼓作气的马维兴,有了“再而衰”的趋势。

而沈树人也果然没让他们失望,江守德喊完这番鼓舞士气的言语后,不到半炷香,东边地平线上,已经有了滚滚的烟尘翻滚,

一连串的旗帜在征尘的掩饰之下,暂时看不分明,但官军将士人人士气大振,都坚信这就是朱文祯的骑兵营。

江守德麾下人人爆发出高声的呐喊,骑兵还没到面前,就已经杀得马维兴士气为之一窒。

流贼一边,坐镇中军的张献忠,看到这气势如虹的骑兵增援,也竟不由微微为之胆寒。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还在隐隐作痛的麻子脸伤口,吩咐白文选让作为最后战略总预备队的陕西老营,也做好投入的准备。

……

朱文祯的人马,昨晚前半夜,其实就已经从衡山卫战场,赶回衡州城围城营地前线了。如今已经睡觉歇息了三个更次、睡觉前还吃了一顿宵夜。

所以虽然睡眠不算充足,可只要打起精神、冷水冲个脸,在骑马缓缓行军十几里,绕到城北战场,人也差不多都清醒了,战斗状态和战斗意志也保持得不错。

而且朱文祯的部队,齐装满员,军容壮盛。在跟随沈树人后,已经参加了数次血战,却越打越强,始终得到最好的待遇和补充,以至于连士兵的人数,都是越大越多的。

一个半月前,从武昌初次赶到巴陵战场经历初阵时,朱文祯麾下才刚刚两千人出头。如今经过数场激战,他的部队反而被补充到了三千多人,甚至超过了三千五。

之所以能打成这样,当然不是因为朱文祯部不会伤亡,更不是因为朱文祯能把死人复活,而是因为沈家军本来就不缺能当骑兵的兵源,缺的只是战马。

而历次战斗下来,沈树人部的骑兵保存得比较好,马匹损失始终可控。敌人却好几战都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被沈家军歼灭,打扫战场时自然能把残存的战马都收拢起来。

早在巴陵战役时,李定国因为不了解沈家军、派焦光启带着两三千流贼精锐骑兵跟他打,结果白给了。那一战之后,沈家军的骑兵刨除掉己方战马损失,直接就多出了七八百骑。

最近一次,刚刚歼灭王尚礼主力时,王尚礼的嫡系部队同样有千余骑兵,一样白给了。

张献忠军各部虽然装备不如沈家军精良,可毕竟是多年流窜,从北方跑出来的部队,所以张献忠的骑兵底子是不错的,马的数量也比南方军队多很多。

这么打着打着,靠抢张献忠的战马,而兵源就从辽东步兵里、选有骑术基础的转职,几场雪球滚下来,也就有三千五之数了。

只可惜,新式火器的补充,远比战马和兵源都更慢。所以这三千五百骑兵当中,有后装双管喷子的依然只有那一千人左右,有转轮手枪的,更是只有二百骑。

新加进来的一千五百骑,依然只能利用传统的冷兵器,执行近战任务。好在他们基础都不错,也有辽东血战的资历,勉强能算是“准关宁铁骑”。

不过,朱文祯觉得这也已经够了!因为他比江守德更加有底气,他知道官军主力已经回援了!

多亏了张献忠的多疑,沈树人用计诈他之后,张献忠为了求稳,多观望了一天,而这一天的时间差,已经让衡东县的左子雄部,今天凌晨也赶回了衡州战场!只是经过强行军之后,还没休息,所以非常疲惫。

不过,真到了紧要关头,哪怕是一夜没睡觉的人,稍微睡一两个小时、吃点东西,强撑着重新上战场,也好过兵力不足。真到了打仗生死关头,两天两夜不睡觉的都是有的。

有了底气的加持,朱文祯冲锋得义无反顾,前排一千余骑果断地用出了上个月在巴陵战场上屡试不爽的“变形版半回旋战术”,

也就是让喷子骑兵冲到敌军近处、然后在阵前十几二十步改为横掠过敌军阵势、贴脸抵近发射喷子。

“大王不好!快通知马将军、张将军,让他们麾下的弓弩手集中攒射官军骑兵!光靠侧翼的枪阵兵转向应敌是不够的!这些官军骑兵擅长一沾即走、临冲锋前放枪打乱我们的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