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4/5页)

小赋跟方芬手脚特别麻利,跟做游戏一样到处找东西。

他们正到处搜寻,老两口从胡同里侃大山回来,陶芋指着“战利品”问:“妈,你到底囤了多少。”

姜铁梅很意外,视线从屋内跟儿子、儿媳脸上扫过,淡定地说:“我囤的少,洋火五百盒,盐五百包。”

陶芋拍着脑门惊呼:“妈,你囤了这么多?”

“我咋不知道?”方洪年开始在屋里四处搜寻,从床底下,衣柜里,桌子下面都翻找出来这些东西。

现在满屋子都是火柴跟盐。

方戬环顾室内,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可他看自己媳妇,却见怪不怪似的非常淡定。

初迎感觉历史再次重演,这一世很多事情都变了,可这件事情没变,还是熟悉的味道。

从八五年开始,商品价格实行双轨制,计划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得多,由此产生不少倒爷,拿到计划商品拿到市场上去卖就能挣大钱,同时,计划价格控制不住开始大幅上涨,国家决定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

随着价格逐步放开,八八年出现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跟抢购风潮。

七月,国家就放开十三种名烟跟名酒价格发表谈话,之后大城市出现抢购名烟名酒风潮,库存烟酒在几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

烟酒价格上涨又带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京城猪肉价格最高会涨到四块九,之后抢购更加疯狂,通货膨胀加剧。

初迎也想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屯点儿,不过她认为这些零大碎小没必要囤。

方晋南说:“怪不得咱妈这两天神神秘秘的。”

“咋了,这点还多,你不得吃用啊,我还没跟你要钱呢。”姜铁铁嘴硬。

初迎说:“妈,火柴不能囤在家里,这是易燃品,不安全,再说也用不了这么多,囤那么多盐也吃不了。”

姜铁梅有自主的主意:“我就囤了这么点,这哪多啊,你没看别人囤的,陶芋,你应该知道东西全都涨价了。”

她举例说高铁柱的老妈囤了两千盒火柴,关大爷囤了两千袋盐,说他们还在不停往家鼓捣东西。

“都说存钱不如存物,现在都囤东西,供销社都被买空了,我生怕买不着,也得多屯点。”姜铁梅说。

方晋南说:“银行也有异常情况,不少人排队取钱,以前从来就没有过这种情况,不止我们行这样。”

有大儿子佐证,这下姜铁梅得意了,她扳着手指头:“你们咋就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啥呢,我还得囤白糖、酱油、醋、香皂、肥皂……”

方洪年说:“你们看你妈,看囤货的人多,昏头了吧。”

初迎说:“妈,适当买点可以,不用囤太多,涨价也涨不到哪去,没必要一下买这么多。”

姜铁梅必须要跟风,看大家都囤货她不买就难受,说:“那是你们没去百货大楼跟供销社,要是你们看到人们跟疯了似的买,也得囤。”

方洪年平时很少发表意见,这回也忍不住了,说:“咱们实在用不了这么多,肯定会坏掉变质。”

姜铁梅说:“咋了,火柴跟盐还有保质期啊,再说我还等着涨价卖出去呢。”

方戬马上打击她:“妈,这些东西囤了就囤了,但你绝对不能低价买高价买,不能倒买倒卖。”

姜铁梅对方戬最不满,说:“方戬,就你穿这一身制服,我一点光都没跟你沾着儿,你还整天教育我。法律里有规定吗,说倒买倒卖犯法了吗?”

方戬脸上没什么表情:“情节严重的话,犯法。”

姜铁梅哼了一声:“还犯法,你吓死你妈了,要不你赶紧把我抓起来吧。”

姜铁梅遭到家人一致反对,气鼓鼓的估摸连觉都睡不着,这时初迎对她说:“妈,咱俩去我屋说话。”

大家都以为初迎想要给姜铁梅留点面子,私下跟她谈,陶芋还说:“初迎妈就听你的,你好好说说她,囤啥货啊,手里有点钱就乱花。”

等回到正房,姜铁梅情绪极差:“说吧。”

初迎把门关好,开门见山:“妈,火柴跟盐涨不了多少,囤这些没意思,你知道屯啥最好不?”

姜铁梅顿时眼睛一亮,原来二儿媳妇不是要给她做思想工作,平时初迎最有主见,于是急匆匆地问:“你快说,我哪有那见识,别让我猜。”

初迎说:“茅台。”

“真的,茅台会涨价啊。”姜铁梅超级感兴趣。

初迎说:“不只是涨价,我估计会暴涨,我明天带你去屯点茅台?”

上一世就是姜铁梅屯完火柴跟盐之后,名烟名酒价格疯涨。

姜铁梅眼睛贼亮,想不到儿媳会跟她统一战线,乐颠颠地说:“行啊,那赶紧囤啊,赶明咱来去百货大楼跟供销社。”

婆媳俩聊完,初迎给冯兵兵打了个电话,他家里没安电话,他们家属院有,她说明天要用车,让他休息,明天一大早把车开过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