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私会(第3/4页)

反正只是找个由头,为的也不是赏荷,就想等月底燕明泽放假的时候,带出去给黄夫人看一看,若是满意,尽快把亲事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沈氏总觉得越拖,就越不稳当。

而黄夫人那边找人打听了许长时间,倒也没发现燕国公府的腌臜事。

倒是听说燕家二娘子嫁给了镇北侯府,世子很懂事上进,其余的女儿嫁得都不错。

而燕明轩几人虽然考了好几年乡试,但也都也较有出息。

府上人丁兴旺,看沈氏的确是个很好相处的婆婆。

所以,黄夫人就应下了。

而黄芷心这阵子都是在家中读书、画画、作诗,什么邀约她都没去,也是为了给沈氏留一个好印象。她要议亲,还是要稳妥大方些得好,这样才招人喜欢。

偶尔她会想起燕明泽来,但是一想,燕明泽估计在书院用功读书,也不会出来,她就算出去也碰不到。

便更放心了。

邀约定在了月底,还有十日。

黄夫人这回叫了娘家嫂子作陪,没有再喊林夫人。

林夫人跟她敞开心扉说这些,虽说也是为她好吧,但是毕竟她决定了要继续议亲,若是再叫上林夫人难免有不听劝之嫌。这两边都不太好看,还是别喊了。

而且,若林夫人再说燕国公府的坏话,她难免不爱听。本来婚姻嫁娶就是凭各自乐意,若有一方反悔,那便散了,这也没什么,不论谁的过错。

再者,那燕二都嫁到镇北侯府去了,现在再说这些,难免有马后炮之嫌。

黄夫人觉得,八成是林夫人觉得燕二娘子嫁得好,自己可惜罢了。

*

等二十九这日,几家在砚见湖约了一次,黄夫人看过燕明泽之后,倒也还算满意。

她本来就见过燕明泽几次,对这个常来黄府看望黄启的人颇有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印象。如今这样看着他,算得上一表人才玉树临风,能配得上自家女儿。

燕明泽在外,装的惯是不错,既不谄媚,也不疏远,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而黄芷心只在一旁羞涩的笑,两人还同去湖边看花赏荷了,燕明泽是读书人,书中看的、书院见到的,随便拿出来说一说,都能哄得黄芷心这个小姑娘眉开眼笑。

这边两家心领神会,就等着先把八字对一对,然后再纳采、问名。

在盛京城,议亲虽然说都要经过这几步,但是合八字向来是先送去寺庙,先找德高望重的僧人合一合,以免到时问名出现错漏,弄得两家都不好看。

而且只要塞的银子多,基本上都是八字相合。

这个不用担心。

这边用过饭,一群人的心总算落在了地上。

黄夫人在回去的路上瞋了眼女儿,说道,“这回你可满意了?”

黄芷心抱着黄夫人的胳膊,笑着说道:“女儿的婚事是由母亲做主的,母亲能满意,女儿自然就满意了。”

黄夫人说道:“我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我只盼着你以后,能顺顺遂遂,平安到老。我和你父亲没什么大心愿,你兄长姐姐们都出嫁了,我呀,单就发愁你。”

黄芷心道:“母亲,放心好了,燕三公子以后会对我好的,你看明荞妹妹和燕国公夫人,都是极好相处的人。母亲你就放心吧,女儿肯定会过得很好的。”

黄夫人看着女儿,轻轻叹了口气,道:“嗯。”

而另一边,沈氏忙活了这些日子,总算有消停的时候了。

燕明泽这些日子表现得极其孝顺,但沈氏有儿子有女儿,也用不着他表现,只道:“你好好用功读书,争取光耀门楣。”

燕明泽盼着早日离开书院,这些天,他在书院过得并不如意,全是因为沈元景。是人都知道,捏柿子要挑软的,他现在拿沈元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总算,黄家的事跟他料想的一样,也不是什么事都没有进展,黄启很关照他。

沈氏挥挥手让他退下,等屋里静了,她按了按眉心。

这些日子她想了想分家的事儿,黄芷心如今才十四岁,黄王夫人想多留她两年,成婚差不多要等到后年春日。

而明年秋日,燕国公就守孝回来,不能他一回来就立刻分家,最多再等半年,无论如何都要把家分了。

就算燕国公不愿意,沈氏也会请老夫人做主,把分家的事儿尽快给定下来。

那会儿,明荞还未过十五岁的生辰,也不知道亲事定没定。

她的女儿,最是贴心,真嫁人了,沈氏还舍不得呢。

燕明泽的婚事没有燕明荞插手的地方,她去不过是陪黄家小娘子说说话,然后去留香楼跟着吃顿饭而已。

亲事没定下来,燕明荞也不会喊黄芷心嫂子。

再加上她本来和燕明泽关系就不怎么样,以前和黄芷心也说不上亲近,自然不会像对大嫂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