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孟氏自尽(第3/4页)

院子的月季花开了不少,有的花头还带着雨珠。

沈氏见燕明荞在家里待了十几日,催着她出去转转,光在家中,人都憋坏了。

燕明荞想,别人家的母亲,多是盼着子女在家,祖母还想她去萧阳呢,怎么到母亲这,光是推着她往外走了。不过,母亲也是怕她老在家待着,不和姐妹们出去玩,把脑袋憋坏了。

所以燕明荞就奉命出门了,她在几家帖子里挑了挑,又差人问了问顾绵最近要干什么,得知也想出门玩之后,两人都打算去赴嘉元郡主后日办的登高宴。

去城北玉峰山爬山,同去的人应该不少,听说还有不少松山书院的公子,他们要去山上登高作赋,可以同观。

在越朝,男女之防并不大,像花朝节、七夕、中秋……男女能两人同游出行,而平日里,一群人一道也是可以的。

更有男女一块儿对诗、作飞花令,在盛京有才学的女子也不少,也能玩到一块儿去。

光看着也挺诗情画意的。

陈嘉元是觉得看着那些男子诵诗作赋,觉得赏心悦目。而燕明荞和顾绵则是因为人多热闹,两个人出去玩哪儿有一堆人有意思。

多认识些人也是好的。

两人年纪轻,对爬山倒也不畏惧,以前只去过普陀山,正好看看别处山峰的风景。

燕明荞和顾绵约好了,回帖子的时候陈嘉元身边的丫鬟还道,可以带些吃的,到时候爬山,一时半会儿不会下山。

这么多人一块儿去爬山,世家公子肯定不带小厮,她们也不好带丫鬟,不然乌泱泱一大片,肯定扫兴。

那就让丫鬟们在山下等着,燕明荞自己背着吃的上山。

她觉得,她这么大人,平日里吃得也多,也常出门走动,不是柔柔弱弱的小娘子,她还背不动一袋子吃的吗。

到时候分一分,她也不剩多少了。

燕明荞吩咐小厨房做了一些饭团儿、肉干,顾绵那边应该会带果干儿,她就不带了。

她又让雪酥去玉芳斋拿了些好吃的点心、饼干、咸口面包,用油纸包着,放一块也不少呢。

燕明荞吩咐丫鬟道:“用竹筒装些果茶,拿点干果,山上不好扔东西,都剥仁好了。”

雪酥怕自家姑娘背这些上山背不动,“姑娘,这是不是多了些。”

上山去,中午怕是都不能回来吃饭,这些东西燕明荞还怕够呢。不过再想想嘉元郡主办宴会,她也不好喧宾夺主,还是让雪酥减了些。

“点心带四块,饭团一个就行了,多放点肉,不占地方的肉干带上,还有果仁,装小盒子里。就用二姐姐送我的那个背包装,明儿你和晴风跟我出门,也带些吃的,别光在山下等着。”

平日里,丫鬟们跟着出门,若燕明荞在酒楼吃,她们便在一旁的小饭馆儿里随便对付些,赶在主子吃完前吃完就行。

若是只出门半日,就会等回燕国公府再吃饭,小厨房会给他们留饭。

荞安轩的丫鬟和别处的还不一样,林香林枣得脸,拿的银子多,也会给她们这些不常出门的丫鬟带吃食。

跟着出门一日,不干活,就在山下转悠,也是极其不错的。

十四日晨起,燕明荞先去太傅府接人,然后才前往玉峰山。

玉峰山在城北十里亭旁边,燕明荞去萧阳时还路过过,远看苍峦叠翠,看着山高其实并不陡峭,亦有修的石阶路,顺着台阶往上走,到半山腰、山顶都有凉亭,可供人休息歇脚。

和普陀山不一样的是,玉峰山在山脚就能看见流水,隔着很远都能听见叮咚作响。

和玉峰山一样有名的是山上的泉水,像赵芸安喜欢泡茶,用便是玉峰山的泉水。当初芳菲宴,燕明荞弄来两桶山泉水,也是玉峰山的,不过就从山脚打了两桶。有人说玉峰山山顶的水比山脚处的更好喝,到底是真是假,燕明荞也不知道。

这一带因玉峰山、玉峰水出名,旁边还有一些小饭馆,就用山泉水做豆腐、做饭,还颇有名气呢。更有以挑水为生的人,从山顶挑一桶水下来,专供哪家泡茶喝,毕竟山高,这一桶水也要不少钱呢,这也是为何山上没有寺庙,却有修建好的石板路。

这些燕明荞以前不知道,是到这儿之后赵芸安说的。

赵芸安是跟陈嘉元一块儿来的,她来过玉峰山几次。陈嘉元一听觉得不错,就把宴会之处选在了这里。

燕明荞心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事,这山看起来都不太一样了。

现在看着更像一座金山,难怪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普陀山附近住的人就做小生意,来山上进香的人多,也能赚到钱。

同来的还有周家、夏家小娘子,另有几人燕明荞不太熟,她还看见林毓婉了,但没见黄芷心。

本来燕明荞是打算给黄家姐姐写个帖子,问问她这次去不去,要是去的话,可以一道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