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好骗的表哥(第2/4页)

杨氏喝着茶,被呛了一大口,忍不住一直咳嗦。

沈氏端茶的手一顿,就在刚才两个孩子出去的一段时间里,杨氏说了三次金童玉女这个词,两次青梅竹马,不下五次说她喜欢明荞。

其余的话也都围绕着明荞,夸她聪慧,称赞沈氏有好福气。

这些话沈氏听也就听过了,她知道杨氏为何这么说。

在盛京,世家间的关系捉摸不透,同为侯爵,但靖安侯府和镇北侯府就有明显的差距,镇北侯府如日初升,和靖安侯府如月西沉。

镇北侯是圣上身边的红人,再进一步指日可待。而靖安侯府若是屡无建树,那逃不过一个削爵的命。

同样的还有燕国公府,燕国公没有本事,等到燕明轩承爵,顾及只剩个侯爵了。

但比起杨氏的娘家,无疑是极好姻亲。

杨府早就没落了,杨氏怎么可能容忍儿子娶娘家的外甥女。

就是这主意打的好,沈氏没想到,沈棹桉和他外祖家表妹这么亲近,连这种事都有表妹在后面出主意。

沈氏笑了笑,没说话。

杨氏脸上表情挂不住,她没想到儿子会这么给她“长脸”,她训斥道:“你姑母在,怎么一点礼数都没有,嬷嬷,快带他下去。”

沈棹桉看了看不说话的姑母,又看了看冷着脸的母亲,明白不能再造次。

跟着嬷嬷出去了。

燕明荞人小腿短走得慢,等她慢悠悠过来时,沈棹桉已经被带走了。

不知道是去面壁思过还是反省了,燕明荞觉着,他在回书院之前,可能出不了府了。

还好今天去街上吃了一顿吧。

杨氏拉着她的手,不住地为沈棹桉解释,“明荞。你表哥是不是欺负你了?你和舅母说,舅母为你做主。”

燕明荞诚实地摇了摇头,“没有,表哥还给我买了许多吃的呢,表哥去哪儿了,怎么不见他?”

杨氏咳了一声,“他身子不舒服,先回院子休息了。”

燕明荞点了点头,到底是没说出沈棹桉对她说的那番话。

杨氏摸了摸燕明荞的脑袋,又歉然地看了眼小姑子,“棹桉被我惯坏了,真是对不住。”

吃午饭的时候杨氏一直给燕明荞夹菜,燕明荞如愿以偿吃了那道辣椒炒肝尖儿,“舅母,我想吃什么会自己夹的,您不用顾着我。”

沈氏:“是啊,明荞吃饭从不用我操心。”

燕明荞就着最喜欢的炒肝尖和金沙玉米吃了两碗饭。吃过饭之后杨氏又给拿了许多精致好看的小玩意,燕明荞大大方方地收下了。

沈氏没说别的,但心里已经把这个侄子踢除在外了。

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还敢来说明荞的不是。

靖安侯府是她的娘家不假,但已经式微,把女儿嫁过去,也是纯纯地贴补去了。

再说沈棹桉,虽然功课不错,平日里性子也凑合,但很显然他并不喜欢明荞,而是喜欢外祖家的清怡表妹。

若真嫁过去,日后保不准再把那个表妹纳回来,那可倒好了,明荞都不知道要受什么样的委屈。

这要不是自己的娘家,沈氏早就撂筷子走人了。

两位老人估计也是乐意成好事的,一直为沈棹桉解释。

燕明荞一直说沈棹桉给她买东西,跟亲哥哥一样,沈老夫人就不好再说别的了。

沈氏临走时和她说清楚了,明荞还小,暂时不会考虑婚事。

沈棹桉今年十一岁,若是着急的话,不必等明荞长大。

沈老夫人忍不住叹息,“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去和你嫂子说。”

*

燕明荞回去的路上趴在沈氏怀里睡着了,燕明玉看妹妹睡得香,忍不住戳了戳她的小脸蛋。

沈氏道:“别给弄醒了……棹桉不知道说了什么,明荞肯定是受委屈了。”

燕明玉把手缩回来,她道:“要我说您就别急,兴许等明荞长大了,就有一个没有婆婆没有妯娌没有妾室还有房有车还有大笔银子的好姻缘等着她了。”

沈氏忍不住笑了一下,“哪儿有那么多现成的。”

要是真有还好了呢。

燕明玉:“有没有也不是你说了算的,现在急有用吗,表弟哪里和明荞相配了。总之你就别想娃娃亲了,明荞才八岁,又不是十八,这么早着急她的婚事做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

她悄悄接了一句,没有儿孙我享福。

十八岁也不用急。

沈氏就是关心则乱,谁不想自己女儿嫁的好一点。

世事如此,上哪儿去找又没妾室人品又过得去,还没婆婆妯娌的。

再有便是,这越朝男子,多得像燕国公这种,狂妄自大。还有就是像刘熙远之类,说不上哪儿不好,但就是不好的。

想找一个良人……

沈氏又叹了一口气,“真是,我是你们的母亲,靖安侯府只是娘家而已,以后还是少来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