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燕太妃(第3/4页)

不问燕明荞功课如何,反倒问她平日吃什么睡什么,不提婚事而是问燕明玉看什么话本子,还问了问烤肉铺子。

燕太妃出宫不方便,为了让姑母能吃到好吃的烤肉,姐妹俩愿意让伙计跑远点,给送到宫门口来。

两个孩子的孝心燕太妃就笑纳了。

宁氏不经意说起在萧阳老家的事儿,燕太妃未进宫前就住萧阳,说这些事并不奇怪。

宁氏:“沈家那孩子如今和明荞一块儿跟着傅仲晏读书,功课勉勉强强,没什么进益。”

燕明玉和沈元景不太熟,但燕明荞能听出来,姑母以前就知道沈元景这个人。

燕明荞低下头,没有吭声,她喜欢姑母,如果姑母说让她帮沈元景的话,她愿意的。

燕明荞真的太喜欢手指上的颜色了,好漂亮,不能光收东西不干事儿。

燕太妃却道:“学不会就别学了,又不指望他做什么。”

宁氏点了点头,等蔻丹染好,也到中午了。

三人在重华殿吃了一顿饭,又是极其新鲜的菜样。

燕明荞原以为燕太妃常年礼佛,所以只吃素斋,但桌上每道菜都离不开肉。

甚至还有一道水晶肘子。

那个皮就像是一块冻,吃一口颤颤巍巍的,入口即化,满是香味。里面的肉烂而不散,极其入味,稍微用筷子一夹就碎成细丝,若是再用这肉炒碗饭,不知道有多好吃。

吃过饭,燕太妃让燕明荞燕明玉去偏殿睡一会儿,自己和宁氏说了会子话。

母女之间的体己话,燕明玉和燕明荞自知不能听,她们两个在偏殿睡了两刻钟,发现这儿的床铺比燕国公府的还要软。

燕明荞忍不住道:“姑母就像仙女。”

燕明玉也道:“还是个吃人间烟火的仙女。”

这就是燕明玉想要的生活,嫁人,但不用生孩子,哪怕活到四十岁,还和二十多岁一样。

两人美滋滋地睡了一觉,临走的时候燕太妃倒是没给什么东西,反而给了两人一张药方子。

“照着这个方子,会变白些。”

做蔻丹的方子也给了,燕太妃看两人是真心喜欢这个,以后不能常见面,可以自己做。

燕明荞有点舍不得回去,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出了宫门,她道:“姑母可真好。”

宁氏却觉得不够圆满,若是女儿有子女,哪怕是个女儿,日后都是倚仗。

只可惜,自己不对孩子上心,倒是关心别人的孩子。

回到燕国公府,燕明荞兴致勃勃地沈氏说进宫发生的事儿,“姑母可真好看,母亲你看,还给我染了蔻丹。”

燕明荞的指甲长的不错,而且手细细长长的,指甲修炼的很圆润。

如今涂成橙红色,更显着手指细白。

燕明荞也爱美,打算让李嬷嬷去照着方子抓药,泡澡的时候洗一洗。

沈氏夸赞道:“是好看,明儿跟母亲去祠堂祭祖,让李嬷嬷给你选件沉稳素净些的衣裳。”

在越朝,祭祖都是男子的事儿,但燕明荞没细问,反正母亲不会害她,她点了点头,“母亲,那我回去找衣裳啦。”

燕明荞的衣裳不少,可大多颜色是花花绿绿,穿着好看,可显然不好进祠堂。

李嬷嬷最后给选了那件上上个月二十六那日铺子开业穿的,白色,带着花样。

衣服照例给熏香,燕明荞闻着香甜的果香,睡了一个好觉。

次日一早,请过安后沈氏就让其他人先回了,和燕国公、宁氏、老国公一道进了祠堂。

燕国公府的祠堂供奉着燕家祖先,不过往前多数几代,燕家就是寒门,直到上一代燕珍进宫,才越发显赫。

几人先给祠堂牌位上了香,燕明荞有样学样,上过香后,老国公亲自把族谱改了,燕明荞的名字到了沈氏名字的下面。

沈念安,燕明轩,燕明玉,燕明烨,最后是燕明荞。

沈氏觉着明荞这两个字挺好听,她希望女儿如荞草一样坚韧。

改完名字,叩拜祖先,这事儿就算成了。

从祠堂出来的时候沈氏拉着燕明荞的手,燕明荞感觉有些事变得不一样了,又好像和从前一样,她不由喊了声母亲。

沈氏:“明荞,怎么了?”

燕明荞摇了摇头,“没事儿。”

燕国公对燕明荞道:“以后要孝顺你母亲,明白吗?”

这句话在燕明荞去正院那天下午,燕国公也对她说过。

燕明荞点了下头,“女儿明白。”

她肯定会孝顺母亲的。

沈氏拉着女儿回正院了。

把燕明荞记到她名下,对她来说,和从前没什么不一样。

每日还是到点过来请安,不过初四之后燕明荞很少出门了,就去过一次铺子,还去过一趟长公主府,和嘉元郡主玩了半日,剩下的时间就在屋里看书。

离上元节还有七天的时候,燕明荞把傅先生布置的作业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