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衣锦还乡(第2/3页)

虽然孙子没说,温老太太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德行。

肯定是他自己想要去唱歌,孙子才会送他去的香城。

否则,他儿子就是折腾一辈子,也去不了香城。

温萦又化身小尾巴,跟在温渡身后,温渡去哪儿她去哪儿。

“别晃悠,等我从这边回去,带着磁带再回来。就告诉你爸爸唱的是哪首歌!”温渡还能看不出来妹妹的小心思?

他一说完,温萦就嘿嘿地笑:“哥哥,你赚了不少钱了吧?那你能回来读书了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你现在还小,不能再拖了。”

“知道了,小管家婆!”

温渡揉揉妹妹的脑袋,笑着进屋去了。

他拿着画好的图纸出门去找九爷,正好小六也回来了。

“九爷,那个店的装修就拜托您了。”温渡的想法很超前,九爷十分欣赏,拿起来看了半天。

温渡就跟小六聊天。

“明儿一早我要去红星农场,你要不要一起跟着过去看看?”

“也行。”

小六也想去看看。

金奶奶身体好了很多,原本看着半截身子都入土了,现在看着竟然硬朗很多。一是吃的跟的上,二是小六带老太太去看病,吃了几副汤药。

老太太的身体才有了转变。

第二天一早。

温渡就开着车,带着温老太太、温萦衣锦还乡。

“我还以为以后再也回不来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要回去了。”温老太太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一点。

温萦得知自己要回去,激动地给宋丽颖买了好些礼物。

她想问宋丽颖,为什么自己给宋丽颖写信,宋丽颖都没有回信?

是不愿意交她这个朋友了吗?

车子到了红星农场。

停在温家门口。

小六先下车,他一边喊一边往里面走:“有人吗?”

屋子里出现一个女人。

女人看到小六和温韶钰满脸惊喜:“你们怎么来了?快,快进来坐。”

温老太太发现自家的院子还收拾的很干净。

那些人没住在他们家正房,正房之前是啥样,现在还是啥样。

她们就住在两边的厢房里。

门房都有人住。

厢房盖的也是平房,里面很宽敞。从插手能乎往里面看,里面也收拾的很干净。

“你们这次回来要住几天?”女人叫姚秀琴。

忙前忙后地倒茶,拿水果。

说成说都是温家树上摘得。

“你们怎么没住在主卧?”温老太太好奇地问。

主卧的阳光是最充足的,而且还是大瓦房,比东西厢房要暖和的多。这次她回来,都做好了要住在厢房的心理准备,谁知道人家就没有住到主卧去。

姚秀琴笑着说:“大娘,也不瞒您,我们都是一无所有的人,也是走投无路的人。这么多年,都是九爷救济着我们。是您和您的孙子给我们提供了住的地方,还教我们怎么赚钱。我们如今也开启了新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始终都相信,您肯定会回来看看的。哪怕十年回来一趟,这房子也给您留着。”

“房子就是给人住的,你们不用想那么多。”

温老太太开始是舍不得这个老房子的。

人总要向前看。

“你是个有智慧的人!”姚秀琴很崇拜老太太。

温老太太还挺莫名其妙的:“你们在这儿生活还习惯吗?乡里乡亲的对你们怎么样?”

“挺好!”

说起这个,姚秀琴就激动起来。

“我们到这边来就开始孵小鸡。多亏您之前的先见之明。我们孵出来几百只小鸡。直接把小鸡送到山上去养着。”

“山上养?”

温老太太惊讶地看着对方。

姚秀琴没注意到老太太的惊讶之色,还崇拜地说:“这都是您的想法,我们也是拾人牙慧。别说,这样养的鸡不用担心鸡粮食的问题。”

至少能他们减轻很大压力。

打地是二十年不变。

温家四口人地,这些地都给他们几个人种,总的来说,养活自己还是可以的。

“半个月前,小鸡开始下蛋了!我们就到处去找买家,没想到村儿里的人,隔壁村里的人,不少人都过来买鸡蛋。”

鸡蛋卖了就有收益了。

大家心里憋着的那口气也彻底放下来,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这半个月下来,姚秀琴他们这些人可谓是脱胎换骨,一个个高兴的不行。觉得生活有了奔头,重新燃起了希望。压在他们胸口的大石头,也彻底消失了。

过去那些事儿,现在看来都不是事儿。

所以这些人都很感谢温家人,也很感谢九爷。

“大娘,我们又孵小鸡了。打算继续扩大规模。”他们打算把生意做到市里去。

忽然,旁边响起一个小奶音:“我能看看如何孵小鸡吗?”

“那肯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