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说烧饼为夫解尴尬,译书信举首赴清池(第2/3页)

陆善柔翻了几页,看到了“徐琼”的名字赫然在列!

魏崔城也看见了,叹道:“这天下到底有几个干净的官?咱们今天看到的徐琼就像山中的仙人,不在乎名利得失,私底下,却是另一张面孔。”

陆善柔笑道:“干爹不是说过,徐琼在南京唯一的污点,就是要带着翰林院去给守备太监黄赐的亲娘凭吊吗?”

“看来干爹没有完全说实话,徐琼回到京城当京官时,也是对宦官卑躬屈膝,送钱拉拢,看来他升迁不仅仅靠裙带关系,太监李广也出力不少啊。”

魏崔城面上有些讪讪的,“可能……干爹不知道账本的事。”

麦穗说道:“这是当年牟大人带着锦衣卫抄了李广的家,从他家里搜出来的账本。”

麦穗嘴巴直通心脏,想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过脑子,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啪!魏崔城顿时觉得脸上被麦穗打了一巴掌。

还是陆善柔体贴的为相公找补,说道:“可能是时间过得太久,干爹忘记李广账本这回事了。”

陆善柔把所剩无几的温柔全给了魏崔城。

麦穗说道:“弘治十一年发生的事情,离现在只有七年,怎么会——”

“麦穗啊。”陆善柔立刻打断道:“温嬷嬷和凤姐在厨房烙韭菜羊肉烧饼。”

麦穗闻言,就像只兔子似的跑去厨房。

书房只剩下小夫妻,魏崔城尴尬的说道:“对不起,干爹他没说实话。听他讲徐琼,就像讲孔圣人似的。”

陆善柔说道:“没关系,其实我对他也有所保留,没说实话。我跟干爹就是互相瞧不上,但彼此又需要对方帮忙的互相利用的关系,骗一下就骗一下,反正我们的心都不会痛。”

狡猾如陆灰狼,终于说了句大实话。

傍晚,麦穗留在乾鱼胡同吃晚饭,他一个人吃两人的饭,仿佛陶朱就在他肚子里似的,把他那份也一并吃了。

凤姐说道:“好久没有看到陶朱了,他还好吗?”

“他不好。”不擅长说谎的麦穗说道:“整天一堆老夫子(以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为首的大明文化泰斗)围着他讲学,教导他如何当一个明(明君)……当一个明白人。”

就这个谎言,已经用尽了麦穗所有的智慧了。

凤姐说道:“陶朱挺明白的呀,侠肝义胆,就是偶尔有些精致的淘气,还有一股小孩子气,本性不坏的。”

麦穗说道:“我会把你的话转告给他,他应该会很高兴。”

凤姐说道:“谢谢你,陶朱也爱吃韭菜羊肉烧饼,你给他捎带一些吧,我和温嬷嬷做了很多。”

麦穗说道:“好啊,那就来一百个吧。”

凤姐轻咳一声,“这个……很多……但是没有一百个那么多。”

麦穗说道:“好,有多少拿多少。”

麦穗背着十个韭菜羊肉烧饼,在关闭宫门最后一刻回宫。

然后,麦穗拿着五个烧饼走出房门。

他不配。麦穗想了想,回房,留下两个,只拿着三个烧饼来到东宫。

麦穗把三个烧饼和凤姐的问候都带给了陶朱。

把陶朱快感动哭了!

陶朱一口气吃了三个烧饼,说道:“我在宫里真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好想出去找凤姐。”

麦穗泼冷水,说道:“现在你说了又不算。上次你私自去乾鱼胡同,给魏崔城当伴郎,把皇上气吐血了,现在连宫门都出不去。”

陶朱比窦娥还冤,说道:“父皇吐血,是因他本来就病了好吧!我去乾鱼胡同,不是你说去去没多大点事儿吗?怎么现在都是我的错了?”

麦穗说道:“你一个太子,非要听我这个太监的话,不是你的错?”

陶朱简直要被麦穗气吐血了。

不气不气,陶朱深吸一口气,说道:“那个账本对陆善柔有用吗?”

麦穗说道:“我不知道啊,我把账本给她,就去吃烧饼了。”

不气不气!陶朱长嘘一口气,说道:“你明天再去乾鱼胡同,问问陆善柔账本有没有用、她还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开口。”

“还有,我去年夏天和凤姐在北顶湖里采集莲花花蕊的露水做的秋露白,应该已经酿好了吧,分我我一坛。”

只要有吃有喝,麦穗就愿意效力。

次日,张皇亲街,张府。

老人都睡不了懒觉,一清早就起来了。

八十岁的徐琼围着一池红色睡莲散步,回到了池边的凉亭喝茶。

管家来了,递上一封信,“太保,这是今天刚送来的信。”

徐琼看到信封上算盘珠子的水印,顿时一怔,说道:“把信放在这里,下去吧——把历书拿过来,我看看日子。”

不一会,管家拿来了历书,退下。

徐琼拆开了信件,拿出一张写满了数字的信。

他看着数字,翻着历书,拿出一张白纸,将历书上对应的文字一个个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