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3页)

思及至此,阿苏尔怒不可遏,当即点兵点将,打算将趁着拓跋燕迟逃出临安之前将人一网打尽。

两万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若放在拓跋燕迟手中,怕是能当四万人用。阿苏尔本身就是带兵之人,二人虽未有机会正面交手,可燕迟这悍将盛名在外,使他不敢掉以轻心,钦点七万兵马,又与手下围坐与案前,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道,嘶哑道:“让我们的人,以包抄之势,想办法把他们往此处引,这处山道狭长,易攻难守,是他们撤回上京的必经之路。夷戎人经过此处时,就是我们发动进攻将其一举歼灭的最好时机。”

属下纷纷附和,其中一人面露犹豫,朝阿苏尔问道:“殿下身体尚未恢复,可要亲自领兵?”

此话一出,似又提醒了一遍阿苏尔这些伤为何而来,他登时勃然大怒,朝那人猛踹不止,可心中也有些犹豫,万一这又是拓跋燕迟设下的圈套……阿苏尔脸色沉下,朝身边人吩咐道:“再报再探,务必探得他真实兵力部署。”

与此同时,夷戎人的营地中,斥候再次来报,说已被鞑靼发现踪迹。

燕迟下令道:“立刻开拔,按原定路线撤退。”

獒云将他一按:“你如何得知阿苏尔定会亲自带兵?”

燕迟看着他,意味不明地一笑:“我如何确定你会败于大哥,夺不下上京,继而转头找我,就如何确定阿苏尔定会上钩。他此恨难消,又为人自负,不亲手抓住我定不会善罢甘休。”

二人正要分头行事,又有一人冲进营帐,大惊失色道:“殿下,不好了,那季大人,和他的手下白雪,不,不见了!”

獒云听罢,看着燕迟揶揄一笑:“如此信誓旦旦,这一步你可算到了?”

可燕迟却并无多少惊讶神色,只自顾自地穿甲带刀,不理会对方的幸灾乐祸。獒云又道:“不过也不算惊讶,想当年他为了逃出敕勒川不受瀛禾控制,不也同我做了交易,如今大难临头,他此举也实属正常。”

话音未落,又有一人掀开帐帘,打断道:“不会的。”

来人面色苍白,却身姿挺拔,艳丽无双,美中不足的是从眉心到嘴角贯穿着一条丑陋刀伤,乌兰带着愤恨又不甘的眼神看了眼燕迟,认命般不情不愿道:“季怀真定会回来。他先前不走,现在更不会走。”

獒云盯着乌兰看了半晌,突然一笑,摇着头走了。

乌兰站在燕迟面前,头低着,终于承认了季怀真对燕迟的爱意,他委屈又不甘,却像燕迟一样拿季怀真束手无策。他紧紧咬着嘴唇,双肩发着抖,倔强道:“我不是认输了……我只是,我只是……而且有一事你说的不对,我是向你大哥泄露你的行踪不错,可我也只是告诉他你按计划去找陆拾遗,被阿苏尔带走,至于你见了什么人救了什么人,其余不该说的,我一样都没告诉他。”

乌兰眼泪流下:“谁想要跟你远走高飞了,你这对着季怀真不值钱的样子谁稀罕……我只是,我只是小时候欠你一人情,想让你在瀛禾手里活下来罢了!”

一手伸过来,用力握了握他的肩膀。

乌兰泪眼朦胧,抬头一看,见燕迟正看着自己,眼神一如往昔,正如二人幼时在敕勒川相见,燕迟轻声道:“去把铠甲穿上,做好准备,是成是败,就在今晚了。”

乌兰明白了什么,用力点头,转身离去。

两万骑兵在燕迟与獒云的带领下往北撤退,眼见即将步入那处山道,在夜色遮掩下分作两队,一队由乌兰带领,缓速步入山道,一队由燕迟与獒云带领,秘密埋伏在山道两侧。

林中传来一两声夜枭的鸣叫,众人屏息凝神,一人趴在地上,仔细去听地面的动静,片刻后站起来,对燕迟道:“殿下,快到了。”

燕迟抬手示意,属下递来一把半人高的长弓。

漆黑夜幕中,逐渐响起马蹄踏地之声,似闷雷滚滚,七万铁骑纷沓而至,咬着夷戎人的尾巴,向前方山道追去。

为首之人骑在马上,发号施令,率大军停下,以粗粝声音高喊着什么,又派出一小队人马前去刺探,浑然不觉百米开外,一支箭矢已悄声架在箭上。领头人背后忽的一阵毛骨悚然,下意识朝不远处山坡的密林看去,却只看见几只夜枭在黑暗中亮着的眼睛。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送来股铁锈气息。

燕迟下巴微抬,睥睨着,将半人高的长弓在面前拉成一轮满月,已听得弓弦张到极致的紧绷之声,就在众人以为他要一箭取敌首级拉开序幕之时,却见拓跋燕迟突然一笑,收了力道,轻声道:“前头那个不是阿苏尔,他躲在后面,拿火石来。”

众目睽睽之下,拓跋燕迟以火石将箭头点燃,双臂用力拉弓,朝天遥遥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