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逆贼未灭,何以称帝(第2/3页)

……

叛军从攻城状态想转换为防御状态,这需要时间。

“列阵!”

史公明在催促麾下转向列阵,不时回头看一眼正在回撤的大军。

“快一些!”史公明喊道。

“北疆军迫近!”

李玄亲率大军,在猎户的带领下穿过那片山脉,突然出现在了代州一侧。

这一下,打了燕东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哪怕是人马疲惫,但李玄却毫不犹豫的喊道:“突击!”

叛军阵型混乱,这是最好的时机。

他想亲自冲阵,可前方,数十宽厚的身板把他挡的严严实实的,别说是冲阵,就算是前方有箭雨,也伤不到他分毫。

云山修士接踵而至,接着是玄学子弟。

老子好像被嫌弃了!

李玄忍住翻个白眼的冲动。

宁雅韵策马到了他的身侧,接着林飞豹出现在另一侧。

娘的!

压根就没给我出手的机会啊!

李玄绝望了。

但叛军显然更绝望。

“列阵!”

将领们在嘶吼着。

但阵型转换哪有那么容易?

而且燕东军没经历过大战,在北疆军的不断迫近中,将士们都有些慌乱,阵型越发的混乱了。

“阿耶,势头不对!”桀骜的史坚说道:“我带着一队人马去反击。”

身后,一队骑兵已经集结待命。

所有人都在看着史公明。

他缓缓开口,“以一部阻拦北疆军,大军,撤!”

啥?

史坚不敢置信的道:“阿耶,北疆军也就是万余骑啊!”

“撤!”

史公明挥手。

话音未落,北疆军就上来了。

前方一阵人仰马翻,接着,一股骑兵便犀利的突破了燕东叛军的阵列。

本就不严密的阵型顿时大乱。

随即,后续的北疆骑兵不断扩大突破口。

史坚面色惨白,此刻他才知晓史公明的判断一点儿都没错。

撤退迅速变成了逃跑,骑兵还好说,步卒却遭殃了。

步卒一边逃,一边回头看着追兵。

传闻北疆军不要叛军俘虏,你就算是跪下,依旧是一刀斩杀。

“纳降!”

秦王吩咐道。

“殿下令纳降!”

前方追兵开始高喊:“弃刀跪地不杀!”

溃兵们楞了一下。

天老爷,不会是听错了吧?

这等时候没人会哄骗,否则你以后再想招降无人相信。

信誉对于有志于逐鹿中原的人来说,乃是无价之宝。

“弃刀跪地不杀!”

没听错!

那些溃兵丢弃兵器,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看追兵一眼。

宁雅韵好奇问道:“你对南疆叛军可不是如此。”

“那边大多是异族,异族来了,那么,最好都留下!”李玄淡淡的道。

而燕东叛军却都是大唐人,起兵谋反以来,也未曾制造杀孽,这才逃过一劫。

“追击二十里!”

李玄勒住战马。

“殿下不悦吗?”韩纪发现李玄眉间有些怅然。

“孤本以为燕东大军可堪一战,没想到,一触即溃。”

李玄的话令众人不禁一笑。

但接下来他的话却令人笑不起来,“这些年,大唐武人在干什么?”

“丢人!”李玄面色铁青,“若是异族大举入侵,难道就靠着这等军队去御敌?”

众人心中凛然,但又生出了欢喜来。

殿下这是从天下的角度去考量,可见格局之大,石忠唐之流压根就不配相提并论。

“若非我北疆崛起,北辽迟早会打进来。”李玄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他,便是那个打乱了进程的异数。

“殿下,代州要拿下才好啊!”赫连荣说道“拿下代州,利州才安稳。”

利州安稳,北疆军的辎重中转才有保障。

军心,才会稳定。

李玄点头,“去看看。”

他策马,带着麾下文武到了城下。

此刻的代州城看着格外凄惨:城下都是尸骸,还有不少木梯搭在城墙上。而城墙多处出现了裂痕……

“惨烈!”韩纪摇头。

城头,张林拱手,“代州张林,多谢殿下!”

身边王舒低声道:“使君不是想归降吗?为何迟疑?”

他看着张林,“老夫有句话……若是要归降,就该干净利落。犹豫不决,只会令人猜疑。随后归降了,就怕没好下场啊!”

张林摇头:“老夫想看看秦王的胸襟。”

城下,赫连燕低声道:“张林原先在西疆为官,那些蛮人喜欢来西疆劫掠,次数多了之后,只要动静不大,地方也不管。张林时任判官,带着数十小吏,竟然伏击了蛮人,小吏也死伤惨重。小吏死伤太多,地方压不住,随后张林便被推出来担责……就来了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