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倒下的帝王(第2/3页)

“他们这是希望大将军败北啊!”林南骂道:“一群蠢货,难道不知晓仓州、演州丢失的后果吗?”

赫连督淡淡的道:“你弄错了一点。在那些人的眼中,大辽兴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攫取到最大的利益。”

“大辽雄霸天下多年,下官却感受到了一丝颓然之气,哎!”林南怅然道。

当初的大辽,雄兵数十万,帝王一声令下,天下震怖。哪怕是大唐,当年也曾被大辽铁骑兵临距离长安不远的地方。

那些威风好似昨日,却又好似遥不可及,再也无法找回来。

赫连督笑道:“你以为大唐能好到哪去?南周那边更是如此。这个天下啊!老夫看要乱了。”

“大辽不能乱!”林南说道:“大辽多年来积蓄了许多矛盾,一旦大乱,再难挽回。”

“主要是……”赫连督犹豫了一下。“陛下不是先帝血脉,以至于天下人轻视。威望不足的结果便是林雅渔翁得利。幸而大长公主出头,这才稳住了局势。老林,有件事你不知晓……”

“您说。”

“就在去年,宁兴城中曾有千余甲士准备接近宫城。”

林南眸子一缩,“林雅!”

赫连督点头,“正是他。可谁曾想,有人给大长公主报信,大长公主带着人马出现在了宫城之前,那些甲士悄然遁去。”

“好险!”林南后怕不已,“去年陛下有阵子不大好,林雅若是得手,此刻大辽……怕是改名了。”

“故而大长公主掌控军队,收拢先帝的那些心腹,陛下哪怕心中动了杀机,却一直没动手,便是因为这个。”

赫连督默然片刻,突然幽幽的道:“宁兴的消息,陛下最近……身子不大妥当!”

林南想到皇帝那痴肥的身躯,不禁苦笑,“大辽横行数百年,到了这个时候,竟然事事不顺。”

“是啊!”赫连督拍着城头说道:“故而陛下下定决心,先解决舍古人,随后倾力南下,解决北疆。如此……”

他看着林南,“你可明白咱们肩头的重担?”

林南点头,“明白。大将军放心,咱们九万大军,固守仓州演州一线,固若金汤!杨狗不来则以,来了,便令他饮恨。”

赫连督点头,“老夫有这个信心,但需要上下一心。”

林南拱手,“如此,下官便去军中巡阅一番,激励士气。”

“去吧!”赫连督点头,看着林南顺着台阶走下城头,回身,眸色深沉。

“陛下这般举措,便是想为太子扫清外部威胁,从容清理内部诸多势力……可陛下的身体,究竟如何了?”

……

“愚蠢!”

宁兴皇宫中,春风吹拂,可殿内却传来了皇帝愤怒的声音。

皇帝坐在那里,手握一份奏疏,愤怒的道:“朕说过,对舍古人一战,务必要迅疾,否则一旦战局拖长了,北疆杨玄必然会觉着有机可乘。北疆一旦大军倾力出击,赫连督那边可能抵御?一群蠢货。”

太子坐在侧面,弱弱的道:“父亲息怒。”

皇帝喘息着,面色苍白,捂额,忍着头痛笑道:“臣子不省心,朕偶尔也会动怒。你不可学朕。”

“是!”太子起身受教。

“可饿了?”皇帝笑着问道。

“没饿!”太子很是乖巧,“父亲饿了吗?若是饿了,孩儿便陪父亲用些。”

“没饿!”

皇帝身边的内侍许复笑道:“殿下纯孝。”

皇帝欣慰的道:“太子这般性子好是好,可是太子……”

“父亲。”

皇帝语重心长的道:“世人总是趋利,作为帝王,以利驱之没错,但要掌握好分寸。当赏可赏,可当敲打时,也别忘了手段。甚至……偶尔杀鸡儆猴。”

“是!”

太子聪慧,教导他是皇帝不多的快乐之一。

“陛下。”

有人内侍来禀告,“皇后来了。”

皇后孙玉俏生生进了大殿,当初的小家碧玉,贤妻良母,如今看着雍容华贵。

“陛下今日身子可好?”

“朕无碍!”

“如此就好。”

皇后又对太子说道:“太子不可累着陛下。”

“是!”太子应了。

皇帝说道:“朕自然会教导他,你管着后宫事多,且去吧!”

皇后看了他一眼,“是!”

夫妻二人不知从何时起,渐渐少了那种亲切感。

皇帝想了想,应当是从继位之后开始。

“人啊!”

地位一变,这人,也就变了。

可见没有永恒的忠心和情义,有的只是帝王的高超手段!

“陛下,仓州急报!”

皇帝抬头,“带了来。”

信使被带进来,行礼,送上赫连督的奏疏。

皇帝看了一会儿,眯眼沉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