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亲事(第2/3页)

“这是要和我比比财力?”杨玄笑道。

“子泰你可不能比这个,否则外界会说你骄奢淫逸。”周宁扶扶玳瑁眼镜,给他一个眼色。

杨玄看了怡娘一眼,“是啊!化州那边,我刚杀了个刺史,顺带说皇帝是个昏君,长安闻讯怕是要疯了。皇帝正想着寻我的把柄加以攻击……”

怡娘一脸遗憾的道:“罢了,我那些体己,悄然送给老二就是了,就不大张旗鼓了。”

周宁挑眉,杨玄得意一笑。

怡娘随即告退。

“老二的亲事慢慢来。”杨玄坐下,“今年要紧,弄不好,便是奠定大局走向的一年。”

“你是说北辽?”周宁问道。

杨玄点头,“开春了,按理北辽那边就该磨刀霍霍,准备冲着北疆下狠手了,可赫连督却按兵不动,连斥候都不敢冒险深入,可见宁兴那边依旧没有下定决心。”

周宁摇头,“不懂这个。”

媳妇在装傻,但杨玄觉得这不是坏事,“能令宁兴犹豫不决的,唯有舍古人。”

舍古人开春会如何,这对今年的北疆大局同样有影响。

若是舍古人按兵不动,那么杨玄会按照预想的战略部署行动。

若是舍古人进攻……

“他们人不多吧!”周宁随口问道。

“不过,颇为凶悍。”

“和北疆将士比起来如何?”

“我会让他们知晓何为真正的勇士。”

“国公。”花红进来,“外面节度使府的人传话,林骏的使者请见。”

杨玄说道:“让他等等!”

周宁问道:“可是对那边不满?”

“不是不满,而是我无需给他面子!”

杨玄伸手画个圈,“林骏城府深,手段高超,不过运气不好,遇到了我。”

周宁看着他,“那要不,先沐浴?”

杨玄笑嘻嘻的道:“一起啊!阿宁!”

周宁自然不去。

吴珞熟练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国公……”

“对头,就这样!”

杨国公洗完澡出来,神清气爽。

吴珞抱着杨玄换下来的衣裳出来,花红瞥了她的裙子一眼,撇嘴,“润了!”

吴珞面无表情的抱着衣裳过去,交给负责洗衣的仆妇。

“国公的?”仆妇挑眉,暧昧的看了一眼她湿润的裙摆。

“对!”

吴珞点头,回去换了衣裙。

她坐在床榻上,脸上有些红。

“吴珞!吴珞!”

外面有人喊,吴珞起身出去,见是相熟的侍女,就问道:“何事?”

“明日你轮休,可要回家?不回就和我调换一下。”

杨家的下人每月都有假期,轮着休息。家不远的能回去探亲,远的可以积累假期回去。

吴珞不同,她不是下人,假期更长一些。

吴珞家就不远,她想想,“我家中兄弟说是要相亲,我得回去看看。”

侍女遗憾的道:“那倒是没办法了。”她突然一怔,“你那兄弟怎地还没成亲?”

吴珞说道:“我家是外来的。”

在北疆有一条鄙视链,北疆本地户籍的高人一等,其次是大唐北地迁徙来的,第三是北地之外迁徙来的……

而地位最低的是北辽移民。

随着这几年北疆军不断攻城略地,占据城池后,杨玄会把北辽人迁徙到北疆来,再把北疆人迁徙过去,完成一个人口置换。

迁徙到北疆的北辽人就身处这条鄙视链的底端。

虽然节度使府一直对这种现象不满,多次说了,只要是北疆户籍,都一视同仁。甚至还在打官司时专门抓典型处置,可依旧压不住这股子歪风邪气。

桃县附近是北疆的核心地段,吴家就在桃县县城外三里多的一个村子里。

在以往,桃县县城之外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战场,故而没人敢在北面定居。

破了内州后,桃县有了屏障,节度使府这才下令大规模开荒。

水下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设起来的。

村口有一条小河,村子就在小河之下,故而得名。

大清早,吴二顺就背着背篓出发了。

他手中拿着个竹夹子,低着头,见到动物粪便就夹起来,丢在背篓里。

按照来村里宣传的小吏的说法,这等粪便不能直接弄到田地里,得加一些东西一去堆放,会发热……

直接施肥会什么……烧苗。

吴二顺去年没试过,看着别人成功有些眼热,这不,天气还冷,他就出来捡粪,准备回去再请教村正。

“老吴!老吴!”

河对面有人喊,吴二顺却发现了一溜马粪,把几坨马粪夹进了背篓中,这才幸福的抬头,一看,却是媒人常五娘。

“五娘!啥事?”

吴二顺喊道。

天气冷,说话不由自主的就会喊起来,觉得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