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天意(第2/3页)

“什么意思?”

“子泰你看。”钟会指指外面。

杨玄回身,愕然发现,不知何时,外面竟然多了几只鸟儿。

阿梁去拿了供奉的炊饼,走到门外,认真道:“不要抢!”

然后,他把炊饼掰开,一点点的扔过去。

鸟儿们竟然不惧他,认真的排在一起吃着。

钟会轻声道:“老夫在玄学典籍中见过这等异象,这等孩子,未来要么是大德……”

“还有呢?”

杨玄问道。

他的长子若是去做什么大德,那才是个笑话。

钟会说道:“上古有异人,能驱使鸟兽。及长,被推举为部族首领,率部众不断扩张,为王!”

杨玄笑道:“那也不错。”

今日的玄学上下都很古怪,每个人仿佛都恨不能逼着杨玄说出那句话。

——老子要造反!

可杨玄就是不说,于是气得宁雅韵在值房里发呆,钟会此刻也无可奈何。

天下大势变化,方外先知!

这不是说方外比那些大佬更为敏锐,而是因为他们超脱于外,旁观者清。

当第一批流民冒雪抵达桃县时,杨玄才知晓原因。

“北地水灾!”

大冬天的,北地竟然发大水了。

“这么多年,冬季北地只听闻过雪灾,水灾……娘的,那不是该在夏秋吗?且北方多少年没发过大水了?”

杨玄令官吏们去设立营地,接纳流民。

他在值房内问几个老吏。

“没听闻过!”

“对,压根就没听过北疆冬季水灾!”

“不,是整个北地。国公,冬季少雨啊!历来只听闻干旱的,哪有瓢泼大雨!”

杨玄若有所思。

韩纪含笑看着小吏们告退,出去看了一眼,回身行礼,“恭喜主公!”

“恭喜什么?”杨玄随口道。

“这北地水灾,灾祸却不及北疆,可见是上天的旨意。”

“你是说天兆?”

“正是。”韩纪神采飞扬,“皇帝本想兵压北方,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却令他无可奈何。主公,这便是天意啊!”

“天意啊!”

杨玄走出值房,深吸一口寒气,“来人!”

一个小吏上前,“国公。”

“令赫连燕来!”

赫连燕来了,发现杨玄看着不怎么高兴。

“马上发动锦衣卫去北地打探消息,重点是灾情,以及灾民的情况,马上!”

杨玄神色少有的严肃。

“是!”

赫连燕出去交代。

宋震从值房中出来,说道:“国公。”

杨玄走过去,见刘擎和罗才都在里面,就笑道:“你们倒是好雅兴。”

罗才说道:“这可是多年不遇的水灾,我等正在琢磨,这是何意。”

“天意!”刘擎举杯喝茶,仿佛在喝酒。

三个老鬼很是欢喜。

百年难得一遇的北地水灾,在这个把帝王和国运同各种天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代,里面的内涵就太多了。

地龙翻身,没说的,皇帝爬灰导致的!

彗星出现,没说的,皇帝幽禁祖母!

旱灾,没说的,皇帝幽禁生父!

但从李泌父子登基以来,大唐还真没发生过大规模的天灾。

也就是说,老天爷还是很认可这个儿子的。

所以皇帝才敢说当今是盛世。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在筹谋对付北疆时,北地大水磅礴!

老天对这个儿子看不过眼,抽了他一巴掌!

“天子天子,上天抽他一巴掌,便是天灾!”宋震幸灾乐祸的道。

三人发现杨玄神色严肃,渐渐沉默了下来。

“上天要抽他,便狠抽。可百姓何辜?”

杨玄出去,说道:“去城外看看。”

值房内,三人面面相觑。

城外,数百冷的聚在一起的灾民呆滞的看着虚空,仿佛那里有火,有食物。

另一侧,那些工匠正在热火朝天的搭建营地。

“国公来了!”

数十骑出了桃县县城,灾民们眼神活了些。

杨玄下马,缓缓走过来。

一个男子起身行礼。

灾民们起身行礼。

“多谢国公!”

杨玄问道:“可给了吃的?”

负责的官员说道:“他们刚到,此刻不敢给冷食,边上正在搭灶,准备熬煮些面糊,加些咸菜,先暖暖身子。”

“事急,无需这般繁琐,先生火,熬煮些面糊给他们吃。快些!”

“是!”

官员去安排,杨玄问道:“水灾如何?”

“大!”男子眼中流露出了恐惧之色,“我等当时正在家中,就听外面有人喊……发大水了。小人心想哪有可能,这多半是谁在恶作剧。谁曾想啊!那大水就这般来了。

小人带着家人逃的快,到了高处往下一看,那些村民就跟着水中的杂物载浮载沉。刚开始还能求救,没几下就悄无声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