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缘分呐(第2/3页)

这不是什么大义灭亲!

杨玄在值房门内看着外面。

那些官吏低下头。

“继续!”

“小人是夫人身边的护卫,不过早在两年前就被四郎君收买了。”

“人才!”杨玄摇头,“手段不错。”

韩纪说道:“可惜只能在家中施展,目光狭隘了些。”

豪门恩怨啊!

那些官吏唏嘘着。

但精神负担却一扫而空。

吴勤叹息,走进了值房。

吴云一直在值房中养伤,见他进来就冷笑,“家中成了小朝堂,尔虞我诈,耶娘可觉着舒爽?”

吴勤苦笑,“三郎你该知晓,豪门多如此,你不争,别人就会争。”

“名利动人心罢了,无需把豪门说的多高尚。”吴云干咳一声,“叔父回去后,还请告知耶娘,所谓的伯爵,就算吴氏男丁灭绝了,我也不屑继承!”

这是最彻底的决裂!

吴勤叹息,“为何成了这样呢?”

“名利!”经过此劫后,吴云看的很透彻,“耶娘一心只想保住爵位,却没想过进取。祖宗的遗泽是该珍惜,可后人若只顾着躺在祖宗的遗泽上享受,迟早会没落。这番话,也请转告耶娘。此后,吴氏与我无关。”

他没说和自己同胞兄弟之间的恩怨如何处置。

但所有人都知晓,这事儿,消停不了。

若是长安重新掌控北疆,那一切不消说,吴云也会身败名裂。

但若是秦国公翻盘……

“国公!”

杨玄进来了,“刺客之事了结,我也该回去了。晚些桃县会安排一个司马过来辅佐你。无需多想,好好干,兴许有一日,你能到桃县去!”

这是许诺。

吴云坐着拱手。

“愿为国公效死!”

韩纪在外面冷眼旁观,知晓此人算是彻底的归心了。

成了国公的心腹!

好事儿!

北疆最大的问题就是重臣太少,北疆系的官员们需要慢慢积累经验,不能拔苗助长。

吴云这等人便是此刻北疆急需的人才。

杨玄走了。

吴云一边休养一边理事。

但陈花鼓走前有交代,让他静养,所以大多时候他一人在值房里或是看书,或是发呆思索。

某一日,他看着北方说道:“老夫突然想再去桃县,跟着国公大军北上。”

“使君!”

肖览进来了。

“那几家豪强又回来了。”

吴云问道:“为何?”

当初那几家豪强走的时候,就像是逃难,仿佛桑州就是地狱。

肖览说道:“他们出了桑州后,一路被勒索……”

“人离乡贱!”吴云想到了吴氏。

肖览问道:“可要接纳?”

那几户人家是主动求去,在桑州的户籍也消了,且家中的固定产业除去宅子之外都卖了。

吴云说道:“去请示国公!”

肖览一怔,“犯不着吧?”

“老肖!”吴云看着他,认真的道:“从此刻起,桃县便是长安!”

……

数千骑出了定安县,杨玄心情不错,等信使送来周宁的书信,说是二郎学会叫阿耶后,他就更欢喜了。

“歇息!”

午后,阳光晒着依旧寒冷。

官道左侧,一条小径延伸过去,尽头处能看到树荫中若隐若现的墙瓦。

“国公,是方外之地!”

屋宇看着有些年头了,半遮半掩的,令人生出寻幽探胜之意。

“去看看。”

虽说有修为,但来回赶路依旧令杨玄有些疲惫。

“我去!”裴俭对林飞豹说道。

“也好!”

裴俭需要彻底融入进来,这时候主动请求护卫杨玄是好事儿。

韩纪自然要跟着,好奇的问道:“不知二人修为如何。”

杨玄摇头,“不知。”

他不学老曹,没事儿让麾下来个比武什么的,虽说有激励的作用,但也会生出好胜心来。

在这个当口,一切以稳定为主。

至于以后……

若是讨逆成功,麾下文武济济一堂。

杨玄想想那个局面,突然头皮发麻。

每日面对那些重臣,每日无数政事。回到后宫还得面对一群美人轮番上演宫心计……

难怪皇帝大多短命。

林飞豹又安排了两个虬龙卫跟着,此刻随军的将士们已经开始埋锅造饭了。

炊烟渺渺中,杨玄绕过小径,看到了道观。

门不大,而且开着。

透过门就能看到里面的大殿,隐约能看到神像。

细细的声音传来。

“……长安那边……”

“有人!”

韩纪敲门。

叩叩叩!

“谁?”

一个道人出来,见杨玄一行风尘仆仆,就说道:“观中有客人,今日没法待客,还请善人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