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碾压(第3/4页)

印象很糟糕。

所以到了长安后,他用救命之恩换取了读书的机会,觉得从此和王氏就再无关系。

这也是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体现。

三观不合,那就疏离。

“这首诗不错。”

一个才子作诗一首,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梁月淡淡的道:“听闻杨使君诗才了得?”

她本没什么才华,哪里知晓什么好坏,不过是要找茬出气而已。

杨玄看了她一眼。

没吭声。

梁月有些气,“怎地,不敢应承?”

身边的仆妇低声道:“夫人小心他又问那句话。”

梁月一凛,心想要是杨玄再当众问一句你是谁,她就可以一头跳进渠水里淹死了事了。

“今日群贤毕集,有人说杨使君高才。”梁月说道:“如此,我便抛砖引玉,雨儿。”

陈雨儿起身,“夫人。”

张冬青,“你是她的人?”

陈雨儿歉然点头,随即走到了梁月的身侧。

“诗赋令人动容,不过奴最近却开始琢磨南周的词,或是缠绵,或是热血,令人动心。今日,奴便以词会友。”

陈雨儿开口……

一首词罢,众人交口称赞。

“雨儿大才,可为今日第一。”有人赞道。

张冬青低声道:“这首词,怕是她准备了许久,就用在今日。”

她看了杨玄一眼,“子泰若是无词,不应就是了。”

魏灵儿点头,“作词又不是吃饭,想吃就吃。子泰不用理她。”

梁月看着杨玄,“杨使君可有了?”

杨玄没吭气。

陈雨儿的眼中多了一抹了然……我准备多时的一首词,他擅长的却是诗,骤然应和,就怕落了下风。

一个护卫走到了杨玄的身后,低声道:“他们来了,有人紧追不舍。”

杨玄举杯就唇,“谁的人?”

“不知,应当是在北疆的人打探到了消息,一路疾驰追赶。”

“若是我来了吏部任职,谁有好处?”杨玄想想,皇帝来不及,而且镜台的人在北疆散乱,等组织起一群人来拦截时,早就晚了。

唯有……越王!

或是杨松成!

这二人有不少人手在陈州,专门盯着卫王。

杨玄若是留在陈州,对于卫王是利好。

他一旦离开陈州,陈州换个刺史,卫王就尴尬了。

皇帝兴许有手段让这个儿子出彩,但却不是杨松成和越王想看到的。

杨玄低声道:“杀!”

“领命!”

护卫离去。

梁月目视他,“可是还没有?”

这个女人是疯狗吗?

杨玄觉得自己和贵妃兄妹之间的事儿说不清,但最近三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至少能和平相处。

没想到梁月却带着滚滚浓烟冲了出来。

娘的!

这个女人,不给一个教训,看来是不肯消停!

“是作词吗?”

杨玄想到了那首不第后赋菊。

梁月看了陈雨儿一眼,陈雨儿微微点头。

“正是,还请杨使君赐教。”

杨玄起身,“酒!”

魏灵儿起身斟酒,一脸与有荣焉的奉上。

张冬青要了纸笔,凝神看着他。

右武卫大将军魏忠的女儿亲自奉酒。

长安才女张冬青亲自记录。

这阵仗……

梁月冷笑,“我都知晓南周的词难做,他以诗闻名,今日就打掉他的气焰,出口恶气!”

杨玄举杯一饮而尽,“说到词,我想到了在北疆的一次春游。”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梁月虽说鉴赏能力不大好,但身边有专家啊!

“雨儿。”

陈雨儿面色凝重,“夫人,这两句有些意思。”

岂止有些意思?

这两句洒脱自然,从境界上就碾压了她。

难道,这个杨玄,还真能诗词都精通?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儿。”

“雨儿!”

陈雨儿呆住了。

杨玄继续吟诵,“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张冬青一挥而就,抬头,面色绯红。

“子泰,你莫非是那等千年一遇的天才吗?!”

魏灵儿欢喜的道:“子泰自然是天才!”

一个内侍急匆匆的赶来。

“杨使君,陛下召见。”

这多半是要定下自己的职位了,杨玄对魏灵儿和张冬青微微一笑,“我先去了。”

二人起身相送。

梁月看着陈雨儿,“谁胜谁负?”

陈雨儿看着杨玄转身。

心中突然一痛,觉得对方就如同是白雪般的高雅,而自己却为了权贵效力,如同黑泥。

她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