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弯道超车(第3/3页)

若是错过这个机会,等到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打起来,中国企业再想进行扩张的话,难度要大几十倍。

岳安全汇报完毕之后,作为总工程师的倪贵林,又汇报了企业未来的研发方向。

富康农机有两大核心产品,一是农用三轮车,二是棉花收割机。

燃油的农用三轮车在技术方面,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内燃机的技术发展到现在,在性能上已经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

而在载重方面,受到农用三轮车体积的影响,也不可能有更大的提升。总不能再给农用三轮车增加一个挂车吧!

所以农用三轮车的技术,很难再进行革命性的提升,只能在舒适性或者稳定性上,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改进,比如提高一下操控的便捷性,提升一下驾驶的舒适感等等。

既然内燃机已经走到头了,那么电动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也是研发目标未来努力的方向。

至于棉花收割机,虽然富康农机可以造出来,但比起美国的棉花收割机还是要落后不少的。

自从中国加入到WTO以后,美国的约翰迪尔已经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这可是世界棉花收割机的第一巨头,产品性能比富康农机高的多,在中高端市场上,富康农机连约翰迪尔的屁股都摸不到。

所以富康农机也只能先稳住低端棉花收割机的市场,逐步的加大研发力度,对产品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挡得住约翰迪尔的攻势。

除此之外,其他的农机产品,富康农机也是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与国际接轨,这与才能够拓展海外市场,把产品卖到外国。

倪贵林一边汇报,李卫东一边记录,等倪贵林汇报完毕后,李卫东才开口说道;“有关农用三轮车和棉花收割机这部分,我没有问题,但是其他的产品的研发方向,我是有疑惑的。

倪总工,我有一个问题,除去棉花收割机和农用三轮车,就普通的农机生产技术而言,我们在国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中等稍微偏上吧!”倪贵林接着说道:“我们这几年的研发投入比较高,占利润比例的话,大概是其他大型农机企业的二到三倍,所以技术进步也比较明显。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比起国内顶尖的农机龙头企业而言,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核心技术方面,我们更是比较缺失。

像是东方红、中联、新农等企业,前身都是老字号的国企,原本技术底子就好,而且还有国家扶持,他们有部分核心技术,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而我们则缺乏这种核心技术,我们所拥有的技术,是以常规技术为主,如果应用到生产当中,只能算是普通,而谈不上精通。”

“也就是说,我们能做的产品,这些农机龙头也能做,而他们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我们却做不了?”李卫东开口问。

倪贵林点了点头:“是这个样子!”

“那我们跟世界的农机龙头企业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吧?”李卫东接着问。

“实话实说,我们跟约翰迪尔、久保田、纽荷兰这些国际巨头,完全没有可比性!”倪贵林开口道。

李卫东深吸一口气:“既然差距这的大,若是按照常规的发展方向,我们永远不可能追的上这些龙头企业,更别说国际巨头了。我们必须得换一个发展思路,才有可能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