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2/2页)

没有纠结多久,姜蓁就把秋月找来,商量着说道:“大学里现在少了几百名学生,我准备让各县县试第一名来大学深造,除此之外,还准备在都邑挑一百人。这批人和之前的科举生不一样,不能一直留在大学里,读到八月,就让他们退学。若想继续留在学校,必须得通过科举。”

这样的政策类似于旁听生,接收到的知识一样,但待遇不一样。

“都邑这边的读书人鱼龙混杂,王上不如从各家私学招学生。各家的学生凑在一起,也能互相交流。”秋月建议道。

【要论基础素质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来看,确实是私学的学生更优质。】

【各家学派都有自己治世的独特方式,正好咱们可以吸收百家之长。】

【这么说起来的话,大学里的课程算是基础课,其他各家的课程算他们的特长?】

秋月这主意不错,姜蓁直接说道:“行,就按你说的办,等过完年,就通知下去。”

“王上,怕是得早点通知才行。要去上任的那群学生,正在都邑招揽门客。”秋月提醒道:“一些家境普通的读书人,很容易被人招揽。”

官员年底考核之后,很快就是过年的日子,姜蓁虽然给大学里的这群学生们派了官,但是也没逼着让他们年前去上任,而是贴心的安排他们过完年再去,反正也没几天了。

在这段时间里,这群学生们也没有闲着,而是给自己招揽起了门客。

他们能被秋月挑出去实习,就代表了他们自身也有一定的能力,眼光自然也高,他们想要招揽的门客,很多都是致知学堂或者各家私学里的尖子生。

【哟~这群小崽子居然还敢和我们抢人呢,胆子肥呀。】

【小萝卜们都还挺聪明的,出去办事,还知道先找几个帮手。】

【这话说得,谁家还能没几个门客和谋士。】

哪怕姜国各种政策打压,姜国的贵族依旧在养门客,只是数量没那么多了而已,毕竟现在养门客的成本比以前高得多,养的童仆越多,成本越高,不是巨富,也养不了上万的童仆。

姜蓁摩挲了两秒下巴,在成全这群学生和成全自己之间,选择了成全自己。

“这群学生年后上任,咱们就年前把通知发下去吧。”

秋月点头,“臣马上就去办。”

【本来还想让大家过个好年的,这下各个学堂里的学生也没法好好享受过年的假期了。】

【但这次的旁听生的待遇不比科举生,参加考核的人数应该没有参加科举的人多。】

虽然姜蓁这里的待遇未知,但再怎么也比做门客好。

前两批学生,姜蓁派官的时候,职位都是县令、县丞之类不高不低的官职,做他们的门客,哪有去大学前程好。

秋月刚把大学招旁听生的公告放出去,学生们招揽门客的主意就落空了,根本就没人愿意跟他们了。

“你真不跟我走?你要是帮我做事,竹纸管够,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一年的钱粮也不会少了你的……”

被史家那群人骂了一顿之后,姜蓁就严格控制了送给各家学堂的纸张数量,都邑的纸价也水涨船高。

纸管够的承诺,对读书人来说,还真是诚意十足,但对方依旧无情拒绝。

“真不去!我等大学的考试。”

“现在做官多危险啊,要被杀头的,这风险让我来担不好吗?你做门客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可以平平安安拿钱,多好!”这位学生说得情真意切。

“呵呵~您太客气了,不就是杀头嘛,这风险我也承担得起。我又不是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