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页)

姜蓁倒是无所谓,说道:“再过半个月,我差不多就该回去了。屠将军对我不错,走之前至少要帮着他把水磨弄好。到时候军营里的兵卒,也不至于顿顿都吃麦饭。”

这次做的水磨结构复杂,哪怕是蓝河县来的匠人,也有些搞不明白,想要半个月的时间搞定这个水磨坊,没有姜蓁不行。

要在平缓的河流上建立水磨坊,那河的水量需要够大,然后再把木房子建在河道上,承载石磨……

桑泽郡的几个匠人被安排来帮忙,顺带学习,等姜蓁离开,他们他能照猫画虎。

因为这水磨是姜蓁弄出来的,屠野毫不客气的把这石磨划拉到了军队的名下,磨出来的米面,优先供应军营。

贵族家里都有石磨,也有干活的奴隶,倒是没人跟屠野争。

“你父王写信叫你回去了,我都还没教你点什么呢。”屠野说得有些不好意思。

姜蓁非常真诚的感谢道:“屠将军怎么能这么说。你教了我领兵之道啊。”

“你的领兵之道,哪是我教的,明明是你老师教的。”屠野说起这个,一脸幽怨。

他写出来的兵书,姜蓁看一遍就能理解,不仅如此,姜蓁还能提出一些让他耳目一新的东西,弄得屠野都不知道到底是谁教谁了。

幸好姜蓁没有实际带过兵,否则他就真的没教的了。

屠野颇为感慨的说道:“我都不知道你父王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有一天咱们老一辈都没了。凭你的本事,你也会是一个手握大权的实权公主。”

“实权公主?”姜蓁挑了挑眉,没有多解释什么。

屠野的语气轻松:“公主还是早日回去吧。对峙了半年,宋卫两国终于开始和谈,后面桑泽郡也能稍稍放松一点了。”

双方加起来几十万人,就在你家门口干架,哪怕人家还没打你,你也得提防一点。

姜王安排姜蓁来桑泽郡的目的,一是为了学本事,二是为了来感受大国交战的氛围,刷新她带兵养兵的理念。

现在宋国都快打完了,姜蓁自然可以回都邑。

回去之前,姜蓁就在桑泽郡大肆买布料,桑泽郡的布匹物美价廉,比都邑买划算多了。

她把行李收拾好,从桑泽郡出发的时候,宋卫和谈的结果,正好就传出来了。

宋国割五城给卫国,而且这五城还不是以前宋溪承诺的普通城池,是对宋国至关重要的大峰郡的城池。

大峰郡有天险,进可攻退可守。

宋国、姜国和卫国临近大峰郡的地盘,都是地势平坦,一马平川,若是卫国拿下大峰郡,不止对宋国不利,对姜国也不利。

这个和谈结果,听得屠野都忍不住骂骂咧咧的,“宋国这群废物蛋子,崽卖爷田心不疼,什么都敢送出去。”

卫国需要抵御北边的胡林和娄烦,兵卒的战斗力,一直是各国最高的,大峰郡落到了卫国手里,屠野觉得自己能睡安稳觉的时间都少了。

姜蓁也跟着吐槽:“是挺废物的的。要是宋太后在,宋国的局面不至于混乱成这样。”

不过她们姜国就是个看热闹的,怎么分割利益,是宋卫两国的事,嫌弃吐槽完之后,姜蓁就带着人,慢悠悠的回都邑。

来时为了给屠野留个好印象,姜蓁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骑马,路上也很少休息,回去的话,就没这么着急了,不止马儿跑得慢,路过城池的时候,姜蓁就会直接歇在城里。

城内的官员,知道姜蓁来了,还会主动来拜访,这又浪费不少时间。

所以姜蓁回都邑的路才刚走到三分之一,大峰郡那边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宋国把大峰郡割让给卫国,大峰侯却不愿意,高调的表示,要把大峰郡献给姜王。

这消息,大峰侯不止派使者给姜王说了,甚至还特意派人把这个消息传开。

在姜王还没有做决定之前,卫国就已经知道他要献城的事了。

现在姜国客舍的商队们,讨论得最热烈的,就是姜国会不会收下大峰郡,和卫国作对。

姜蓁晚间在酒楼吃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了两秒,忍不住敬佩的说道:“这是阳谋啊。”

【阿蓁觉得姜王会要大峰郡?】

【大峰郡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姜王只要有野心,他就会要。有了大峰郡,姜国不仅能防住宋国卫国,必要时还能东进,否则姜国就要受到卫国的威胁。姜王肯定知道该怎么选。】

【要了的话,就得和卫国干仗了。队友还是宋国那一窝猪队友。想到宋国那堆人,我就糟心。】

【再猪队友,那也是二打一,两大强国打卫国,胜算很大的。】

【大峰侯应该也是拿捏准了姜王的心态,才敢把姜国拉下水。】

姜蓁有些古怪的说道:“宋国领军打仗的水平,要是有政治斗争水平的一半,也不至于输成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