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我打工供他上大学?8(二更)(第3/4页)

为了当咸鱼,青青在这次李家屯重建工作中破天荒勤劳地为村落建设出了不少建设性提议,有些小小暴露了她不同与普通乡村少女的知识量,引得李家屯众人不由感慨他们李家屯祖先的基因竟然如此强大,不仅出了个绝顶大美人,大美人智商还很高!没人怀疑青青哪里不对,一切缘由肯定都来自他们李家屯的优良基因遗传!

知青们听闻李家屯要开办养殖场,因为之前火灾遭受的损失太大,必须另辟蹊径帮助村民们重新奋斗,不由纷纷加入进来,听闻现在每天晚上在村口给大家宣讲饲料培育计划的李小青已经成了养殖场技术股东,林芬芬和几个要好的知青立即找到村长表示自己也愿意为养殖场建设出力,于是乎养殖场还没开办起来,研究小组就已经成立完毕。大家伙一道去城里书店淘换有关畜牧养殖和农业方面的旧书,相关资料太少,就一起挑灯夜读,自己研究如何防病防虫,如何扩大产量。

‘没文化’的宣传部部长青青和他的小学生弟弟自告奋勇担负起了为知青们送水送饭送温暖的业务,偶尔围在他们身边,瞧瞧大家伙的研究进度,‘一不小心’提醒一两句,最养殖场的动物们还未长成,一套又一套的的培育计划就出炉了。李村长懵逼地接手知青们送过来的厚厚一沓子研究成果,不知该说什么,得,先挑能用的用上吧。

李家屯的重建,在整个镇上都算得上大事,镇上的领导时不时就一道骑车过来查看进度,看着李家屯村民和知青们共同奋斗,不仅重建家园还充满希望开办起了养殖场,纷纷深感触动,在宣传部长李小青同志的大力安利中立马又批准了几项优惠助农文件。就冲着李家屯这样团结一致做大事的劲头,养殖厂他们怎么着也得扶持着建设出来!

这一年,大学开课,知青们陆续离开李家屯,前往各地读书。李家屯希望养殖厂正式开办成功,作为受灾后村民的安身立命项目得到了来自三乡镇府的大力支持。而罪大恶极的纵火犯许玉书由于精神不正常,没有收获死刑,判了无期徒刑,将一辈子困在监狱当中疯疯癫癫活下去。

这一年,李家屯的村花小青同志十七岁,作为养殖厂的宣传部长尽心尽力,成功建立了以小青同志为门面的希望养殖厂美好形象。厂长方槐同志二十四岁,曾经出身不好的走姿派如今终于融入了李家屯大家庭,成为了被村民们接纳的一份子,共同朝着希望的方向前行。

一开始养殖场的产能只够村里人兑换生活物资,后来依靠着知青们留下的‘研究成果’,产量逐渐增大,对饲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青青的饲料种植计划于是派上了用场,现在后山上漫山遍野能中上矮植作物的地方全长满了供鱼虾猪食用的饲料原料。不过这些只是权宜之计,青青给方槐的企划书一直未曾包涵最重要的一部分,全村系统化产业化种植原料。它需要一个很重要契机,才能面世。

直到又翻过一年,李家屯的村民们早就住进了重新搭建的漂亮小平房里,家家都靠养殖厂的产能过上了吃喝不愁还有收音机的日子,所有人都心满意足之时,第三届全国会议召开了。

契机终于出现。

将新的计划书让李小志送到方槐家去,青青则在家数着日子,她飞黄腾达的咸鱼人生马上就要达成!

新的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即将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各个地区的交通全面开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将亲眼见证巨龙的腾飞。坐在龙脊背上的人们或惶恐或兴奋,而腾飞的巨龙不会因某些个人受到影响,抓住机遇的人则伴随着这阵风一同飞跃。李家屯的养殖厂无疑是揪住了龙尾巴一起飞天的那部分人,村长抖着腿将被方槐修改过的全村田亩改产计划书递到上层,放在全国会议之前,打断他的腿,他也不敢将这种计划申请递上去。田亩怎么能生产饲料原材料,当然只能用来生产水稻小麦等给人吃的主粮。

村长对自家村开办的养殖厂还是低估了,镇上早就一直关注着李家屯希望养殖厂的发展情况,十里八乡只阴差阳错出了这,么一家上百人规模的自负盈亏的联产承包制养殖厂,可不得好好看顾起来,甚至那份细聊系统规模化种植计划书,直接摆上了镇长的桌案。很快镇政府领导阶层开了场私密会议,就一个会议主题,如何扶持本镇自营工厂的发展与扩大,为未来五年邯山镇的整体发展计划奠定基调。

改革春风一经吹拂全国各地,远在省城农科大学的林芬芬立即想起了李家屯的希望养殖厂,还有哪时刻被她想着念着的小妹妹,当即就坐不住了,如今前往各地再没有严苛至极的限制,她立即就决定暑假要回李家屯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