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第2/3页)

周耀今日可谓是扬眉吐气,他高兴道:“还有什么然后,我堂伯祖父为了这事费尽心思,连家业都舍去了近半,当然是成了!”

“你是没看见,昨天赵承业被那些证据捶得哑口无言,被我堂伯祖父、我岳母,还有那位大理石少卿逼问得冷汗津津。纵使他百般狡辩,但其他人都不相信,而且你的老师云大人还站出来弹劾他无故进京。”

“所以最后陛下大怒,将他关入大牢了!”

“关入大牢?”

许淙疑惑问道:“既然证据确凿,那怎么不马上定罪,还要关到大牢里面啊?”

这个周耀倒是知道,他解释,“虽然证据确凿了,但人证不齐。你可还记得我们之前写了一封信给你们家,说赵承业派人来杀我堂伯祖父?”

许淙点头,“知道知道,你们在信里面说,你堂伯祖父好像受了点小伤,不过成功将人抓住了,一起带到了京城来。”

“不错,就是这件事。”

接下来周耀就讲述了一些许淙并不知道的事,

据他所说,那一年从青州回去之后,密州周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这里周耀还特地强调了许淙并没有听错,是密州周家而不是沂州周家。

因为从青州回去之后,周正礼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沂州周家恐怕并不安全,不然怎么解释他的儿子会突然落水而亡呢?

所以他请密州周家帮忙调查。

密州周家因为不在赵承业的眼内,所以进展得很顺利,一直到拿到赵家族谱之前都没有惊动赵承业。而这个时候,周正礼借口病重,已经将女儿周氏留在沂州半年之久了,赵家或许是意识到了不对劲,开始催她们母女二人回去。

接下来的事许淙就知道了,周正礼和周氏接连病倒,然后周氏‘临终’之前,将女儿许配给了娘家侄子周耀。

不过这个举动彻底惹怒了赵承业,某一日周正礼身边的人在他的药里测出了□□,然后将一个埋伏在周家近十年的下人抓获。

接着周家人离开沂州,一路隐姓埋名来到了京城。

当然,他们来京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周家人就遇上了一伙劫匪,不但死了几个家丁,周正礼还受了点轻伤。

事情就出在了这伙人身上。

周耀道:“那位大理石少卿派人去拿人,但却发现之前我们在半道上抓到的那个人却打晕了看守,带着那个下毒的一起逃跑了。”

“因为没有人证,所以赵承业狡辩说人不是他派的,要等抓到了人才能定罪。”

“原来是这样啊。”许淙这回听明白了。

也就是说真假周氏的案子,是证据确凿的。赵承业无诏入京,也是毫无疑问的,但赵承业想要杀周家父女,却缺了关键的人证。

毕竟是杀人案,而且事关一个四品官,所以大理石那边要人证物证俱全,如今物证虽然在,但人证却没有了,所以不能贸然定案。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好事多磨?

从周家居住的客栈回来后,许淙把周耀说的事跟同样关注着此事的许明成说了一遍,许明成听完后皱起眉头。

“打晕了看守,跑了?”

“是啊,”许淙也很郁闷,“周耀说大理寺的人正在追,但还没有消息。”

明明周家人都已经告状成功了,赵承业这个原本在外地的人也自投罗网,但居然不能马上定他的罪,就很气人。

许明成见状安慰,“好了,你不用再想这个事了。”

“还有半个月就是殿试,你现在安心准备殿试要紧。赵胜此番是不能参加殿试的了,但没有了赵胜,还有其他人,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许淙点头,“知道了,爹。”

不过话虽然这样说,但人的大脑有时候是无法控制的。许淙虽然答应不再想着赵承业的事,但实际上却还是想了。

而且不但想了,晚上他还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的主角,居然是赵承业!

……

出现在许淙梦里的这个赵承业,跟许淙昨天在登闻楼前看到的有很大不同。这个不同值得并不是相貌,而是气质。

昨天在登闻楼前跪在周正礼面前哀求的赵承业,是一个普通的文人形象,甚至在他后来跟周正礼侃侃而谈,大谈特谈‘将我儿赵胜记到令媛名下,让赵胜他们兄弟娶周家女,两家亲如一家’的时候,他整个人还显得很自大张扬。

说实话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赵承业看起来有点蠢,不太符合世人对‘幕后黑手’的印象。跟他之前长达十几年偷梁换柱,对正妻和嫡女不闻不问,甚至几次派人想要杀害岳父一家的行为,也有些矛盾。

但梦里的这个赵承业就不一样了。

许淙第一眼看到他,就莫名打了一个寒颤。

梦里的这个赵承业虽然模样没变,但或许因为半张脸都隐没在阴影之中,眼神也没有丝毫温度,所以看起来就像是另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