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第3/3页)

“再说了,你的两位师妹可是云阁老的曾孙女,你老师的嫡长女和嫡次女。她们的身份何等贵重,就是皇子妃也做得的。一个陌生的算命先生突然出现,说她们二人与佛无缘,你可曾想过后果?”

“若是不小心传扬了出去,那就不是她们‘与佛无缘’,而是没有慈悲心、没有福气、不堪为媳等等,须知谣言亦可杀人。”

“到那时,云家哪怕翻得底朝天,也必定要把这个算命先生找出来的。”

许明成似笑非笑地看着呆住了的许淙,补了两句,“到时候事发,你说我是把你的一条腿打断送去京城给你老师赔罪,还是把你的两条腿打断送去啊?”

许淙:“……”

这,这,还能这样的吗?

好像这样的发展的确是非常有可能的,意识到这一点,许淙的气势顿时矮了下来,道:沮丧道:“爹,是我想错了。”

“其实这个法子是我小时候想的,当时我就想着不能让两位师妹出事,但又不敢跟老师说我做了那样奇怪的梦,所以才这样想的。好奇怪,我现在怎么还会这样想呢,都没有意识到这里有问题。”

“这并不怪你。”

许明成柔声安慰:“你如今才不过十五岁,又一直在读书,所以想事情难免没有我们大人这么周全。”

“这也是你的老师让你外出游历的原因,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是有些想当然的。后来吃过了几次亏,自然就懂得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如何平衡了。”

他想了想,又道:“你这次回来,就先不要走了。左右赵家和周家的事一时也难以结束,你就在我身边做个帮手。”

“等今年冬天过去,你再启程吧。”

许淙想了想,答应下来。

因为原书里许家的悲剧就发生在冬天,所以他如果现在就出去游历的话,还是有几分不放心的。能过了冬天再出发,也很符合他的期望。

于是两位师妹的事就这么定了,许明成说事不宜迟,他明日就写一封信,告诉老师云光霁两位师妹可能会有危险,让他小心防备。

至于理由也是现成的,就说周家为了找证据,派人潜入了赵家,结果就听到赵承业说要给‘不识相的云光霁’一点厉害瞧瞧。至于原因没听清,但赵承业提到‘要让他的两个女儿都丢了命去’、还提到了‘上香’、‘山崖’什么的。

如此一来,既提醒了云光霁,又把自家从这件事里摘了出来。

至于后面云光霁会不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可能性也很低。毕竟这件事关乎两个女儿的闺誉,他肯定不会向外人提起的,而且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也不会询问周家的人。所以这件事的真相,就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知晓。

许淙听完了许明成的讲述,不由得心生佩服。

姜还是老的辣啊,这样不但提醒了老师,而且还避免了暴露自己,看来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自己还得再历练历练。

第二天,信寄出去之后,周家人也来了。

周家人虽然多,但这次来的却只有三个,一个是周耀的堂伯祖父,倒霉周氏的亲爹周正礼,另外一个则是周耀的父亲,至于最后的一个,则是周耀本人。

周家人行礼坐下之后,许明成先温和地问了一句,“周员外你久居沂州,可曾知道沂州知州的府上,可有一个大湖?”

周氏的亲爹周正礼,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突然受到打击,并且最近半年奔波劳累、心事重重,他的头发都灰白了好些。

并且人也很瘦,不过整个人的精神不错,目光清正。

他听到许明成的问话后,略想了想道:“大人明鉴,老朽久居沂州,前些年的确有幸去过几次知州大人的府上。”

听到他的话后,许明成和许淙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许淙更是急忙追问:“那有湖吗?是一个比较大的湖,比我们这个正厅要大很多的那种!”

如果沂州知州的府上有一个大湖,那就可以肯定原书里许家出事的那个地方,很可能就是沂州了。因为一般情况下,知州、知县等人都是住在州府衙门、县衙等后面的,就跟许家在勉县那个时候一样。

只有极少、极少的情况,才会换地方。

周正礼点头,肯定地回答:“州府衙门的后衙,的确是有一个大湖,因为湖水清澈见底,与外河相连,早些年还发生过外面的人潜入知州府上的事,所以沂州人人皆知。历任的沂州知州也有想填平此湖的,但因为劳民伤财,最后都不了了之。”

沂州知州的府上,真的有一个湖!

许明成叹了口气。

许淙则抓紧了椅子旁边的扶手,心想果然如此,原来真的是沂州。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