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第2/2页)

看你还能怎么编!

其他人也表情紧张地看着许明成,金四郎是金氏的亲弟弟,还握着拳头狠狠地瞪了缩着脑袋的邹表舅一眼,然后强忍着怒意安慰:“淙哥儿你别信他,他都是胡说的,等下回去舅舅就帮你打他一顿!”

“让他胡说八道!”

许淙没听,执着地看着许明成。

然后许明成微微一笑,他伸出手本想摸一摸儿子的头,但最后却在许淙的左边肩膀上拍了拍,“淙哥儿,你许是听岔了。”

“你邹三表弟今年不过五六岁,哪懂什么庶子不庶子的,你出生的时候,他都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见他说的是虚言。”

“不过你说起庶子,为父倒是想起刚刚听你表舅说过,他这些日子都在屋里抄写《史记》一书,还会边抄边读,说这样能记得牢些。所以他的儿子估计是记下了一句半句,比如‘竖子不足与谋’里面骂人用的‘竖子’。”

许淙愣住了。

许明成则继续说道:“‘竖子不足与谋’,取自子长先生的《太史公记·项羽本记》,其文云: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此乃‘竖子不足与谋’的出处。”

“淙哥儿,《太史公记》一书,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这回轮到许淙目瞪口呆了。

……这也行?

可恶,但读音好像真的是一样的!

没等许淙说话,许明成的手在许淙的肩膀上又拍了拍,笑道:“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这也是你接下来的几年里要背的书,你老师都已经安排好了。”

“我们家没有《太史公记》的全书,但云家有。”

“今日一早,爹已经收到了云家派人传来的口信,说过几日沐休云阁老正好有空闲,到时候爹会带你去拜见他老人家。云阁老是你老师的亲祖父,当代大儒,你从小练的字帖就是他老人家特地给你写的。”

“所以你这几日要好生读书,字也要多练几遍,不然到时候在你师祖面前出了丑,你老师一气之下多给你布置些功课……”

许明成再度微笑,“到时可莫要说爹没有提醒你。”

许淙:!!!

等等,刚刚渣爹说什么来着?

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还说这是他接下来几年里要背出来的书,天啊差不多五十三万字,这是真的吗?

听到这个吓人的消息,许淙也顾不得追问庶子的事了,忙问道:“爹,你说的是真的吗?全都要背啊?”

要看是真的,老师给的书单里面就写着呢。

但没说要背啊!

许明成微笑,“这是当然,爹以前听你老师说过,他说每一个云氏子弟,都要将这本书背出来,不然是不会让他去考举人的。”

淙淙震惊!

作者有话说:

渣爹使用了转移视线大法!

淙淙被要背五十多万字吓了一跳,忘记追问了,可惜!

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点“下一章”就看“身世大揭秘”!

*《太史公记》=《史记》,以前的名字是《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司马迁,字‘子长’,所以许明成称呼他为‘子长先生’

*‘亚父受玉斗’等,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其他关于史记的描写,摘抄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