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第3/3页)

许淙有些不明白。

“我的儿,你外祖父是吏部右侍郎!”

金氏的脸上是许久未见的灿烂笑容,“云尚书是吏部尚书,本来早就该入阁了,但以前的首辅以他资历浅为由,百般推诿。”

“所以云尚书就一直是云尚书,好在新任的胡首辅对云老大人颇为赏识,所以这一两年才松动了些许。”

“入阁如拜相,云尚书成为了云阁老,整个吏部上下定是欢喜的,此事你外祖父都能沾不少的光,你说应不应该高兴?”

这么一说,许淙便也明白了。

敢情内阁就是朝廷的决策机构啊,之前云尚书进不去,那么关于吏部的一些决策他就说不上话,长久下来吏部肯定多少要吃点亏。但现在他进去了,那吏部的事情就他说了算,等于是从中级管理层升级到了高级管理层。

那的确是一件大好事。

至于给云家道喜就更好理解了,因为云尚书是云伯父的祖父,云尚书升官,那对云伯父而言也是大有好处的。

所以这是一件大大的喜事!

想明白了这一点,许淙高兴道:“娘,我也要给云伯父写信!唔,还要给蕙姐儿和莹姐儿写,都要写。”

“难为你还记得她们姐妹俩。”

金氏随口说了一句,然后吩咐人给许淙研墨。

接着她便开始安排要送去给云家的贺礼。

这些贺礼并不贵重,因为这节骨眼上云家人也是不敢太张扬的。也就他们远离京城,所以才能打发人去给云知府道贺,若是在京城便只能由许明成上门,在门房那儿留下两句道喜的话,至于门那是不能进的。

阁老家的门,哪里是想进就能进的呢?

以后云家上下,包括云知府那边,恐怕都会愈发地谨言慎行,免得给云阁老招来什么祸事,进而带累整个家族。

只是可惜了云知府,往后的十几二十年恐怕就只能是云知府了。不过这个念头只在金氏的脑海中转了一瞬,便被她抛之脑后了。

“去跟老爷说一声,这些东西请桥老爷亲自送去!”

“再让老爷写一封信。”

“是,夫人。”

作者有话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这段有点长,但不扣JJ币

*晚上10:00二更,6000分成2章之后,为什么会每章都比3000多?陷入沉思。